禪定指迷歌
[宋代]:張伯端
如來禪性如水,體靜風波自止。
興居湛湛常清,不獨坐時方是。
今人靜坐取證,不道全在見性。
性於見里若明,見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無窮,是名諸佛神通。
幾欲究其體用,但見十方虛空。
空中杳無一物,亦無希夷恍惚。
?;屑炔豢蓪?,尋之卻成乖失。
只此乖失兩字,不可執為憑據。
本心尚乃如空,豈有得失能所。
但將萬法遣除,遣令凈盡無馀。
豁然圓明自現,便與諸佛無殊。
色身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舉動一切無心,爭甚是非榮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號毗盧。
毗盧不來不去,乃知生滅無馀。
或問毗盧何似,只為有相不是。
眼前葉葉塵塵,塵葉非同非異。
況此塵塵葉葉,個個釋迦迦葉。
異則萬籟皆鳴,同則一風都攝。
若要認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藥療,病差藥更何施。
心迷須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鏡得磨,痕垢自然滅了。
本為心法皆妄,故令難盡諸相。
諸相離了何如,是名至真無上。
若欲莊嚴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雖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為?;垭p圓,當來授記居先。
斷常纖塵有染,卻於諸佛無緣。
翻念凡夫迷執,盡被情愛染習。
只為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濕。
學道須教猛烈,無情心剛似鐵。
直饒父母妻兒,又與他人何別。
常守一顆圓光,不見可欲思量。
萬法一時無著,說甚地獄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無升無墮。
出沒諸佛土中,不離菩提本坐。
觀音三十二應,我當亦從中證。
化現不可思議,盡出逍遙之性。
我是無心禪客,凡事不會揀擇。
昔時一個黑牛,今日渾身總白。
有時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爭知被褐之形,內懷無價之寶。
更若見我談空,恰似囫圇吞棗。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豈解相表。
兼有修禪上人,只學鬧口合唇。
夸我問答敏急,卻元不識主人。
蓋是尋枝摘葉,不解窮究本根,
得根枝葉自茂,無根枝葉難存。
便逞已握靈珠,轉於人我難除。
與我靈源妙覺,遠隔千里之殊。
此輩可傷可笑,空說積年學道。
心高不肯問人,枉使一生虛老。
乃是愚迷鈍根,邪見業重為因。
若向此生不悟,后世爭免沉淪。
如來禪性如水,體靜風波自止。
興居湛湛常清,不獨坐時方是。
今人靜坐取證,不道全在見性。
性於見裡若明,見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無窮,是名諸佛神通。
幾欲究其體用,但見十方虛空。
空中杳無一物,亦無希夷恍惚。
?;屑炔豢蓪ぃ瑢ぶ畢s成乖失。
隻此乖失兩字,不可執為憑據。
本心尚乃如空,豈有得失能所。
但將萬法遣除,遣令淨盡無馀。
豁然圓明自現,便與諸佛無殊。
色身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舉動一切無心,爭甚是非榮辱。
生身隻是寄居,逆旅主號毗盧。
毗盧不來不去,乃知生滅無馀。
或問毗盧何似,隻為有相不是。
眼前葉葉塵塵,塵葉非同非異。
況此塵塵葉葉,個個釋迦迦葉。
異則萬籟皆鳴,同則一風都攝。
若要認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藥療,病差藥更何施。
心迷須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鏡得磨,痕垢自然滅了。
本為心法皆妄,故令難盡諸相。
諸相離了何如,是名至真無上。
若欲莊嚴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願雖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為福慧雙圓,當來授記居先。
斷常纖塵有染,卻於諸佛無緣。
翻念凡夫迷執,盡被情愛染習。
隻為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濕。
學道須教猛烈,無情心剛似鐵。
直饒父母妻兒,又與他人何別。
常守一顆圓光,不見可欲思量。
萬法一時無著,說甚地獄天堂。
然後我命在我,空中無升無墮。
出沒諸佛土中,不離菩提本坐。
觀音三十二應,我當亦從中證。
化現不可思議,盡出逍遙之性。
我是無心禪客,凡事不會揀擇。
昔時一個黑牛,今日渾身總白。
有時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爭知被褐之形,內懷無價之寶。
更若見我談空,恰似囫圇吞棗。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豈解相表。
兼有修禪上人,隻學鬧口合唇。
誇我問答敏急,卻元不識主人。
蓋是尋枝摘葉,不解窮究本根,
得根枝葉自茂,無根枝葉難存。
便逞已握靈珠,轉於人我難除。
與我靈源妙覺,遠隔千裡之殊。
此輩可傷可笑,空說積年學道。
心高不肯問人,枉使一生虛老。
乃是愚迷鈍根,邪見業重為因。
若向此生不悟,後世爭免沉淪。
唐代·張伯端的簡介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
? 張伯端的詩(95篇) 〕
宋代:
趙長卿
雕墻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雕牆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裡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
釋宗杲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青氈本是吾家物,今日重還舊日僧。
珍重聖恩何以報,萬年松上一枝藤。
宋代:
朱松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明代:
黃省曾
去年愁里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里奠,遙懸淚眼灑天涯。
去年愁裡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裡奠,遙懸淚眼灑天涯。
明代:
李孫宸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余亦借箴規。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餘亦借箴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