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蘇頌的詩 >
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其行 其二
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其行 其二
[宋代]:蘇頌
里闬相從秋復春,矜憐幾類黨頻頻。摛詞已識言浮物,學藝兼知義入神。
縱使聲名高世俗,直須慈惠及生人。吾家自有青氈在,豈羨林宗墊角巾。
裡闬相從秋複春,矜憐幾類黨頻頻。摛詞已識言浮物,學藝兼知義入神。
縱使聲名高世俗,直須慈惠及生人。吾家自有青氈在,豈羨林宗墊角巾。
唐代·蘇頌的簡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歷二年進士。知江寧?;实v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于律歷提舉研制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后罷知揚州,徙河南。紹圣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 蘇頌的詩(335篇) 〕
宋代:
劉跂
夜永風露下,庭空簾幕秋。杯盤延素魄,針縷動雙眸。
天上秖今夕,人間寧少留。如何一水際,歲歲此相求。
夜永風露下,庭空簾幕秋。杯盤延素魄,針縷動雙眸。
天上秖今夕,人間甯少留。如何一水際,歲歲此相求。
清代:
張鶴齡
窈窕排丹闥,回翔出鈿車。春旗拂岸柳,輕吹落山花。
似出齊遄室,將宴楚章華。夷庚休畏險,峻坂隔褒斜。
窈窕排丹闥,回翔出鈿車。春旗拂岸柳,輕吹落山花。
似出齊遄室,將宴楚章華。夷庚休畏險,峻坂隔褒斜。
唐代:
魏徵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夜宴經柏谷,朝游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夜宴經柏谷,朝遊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唐代:
王建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自得聖人心,不因儒者知。
明代:
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隻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築糟丘號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