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樂游原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空廣闊無邊鳥兒消失天際,古時的遺跡消失在這荒廢的樂游原里。
想要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那五陵的數目都在那蕭瑟而秋風中。
注釋
樂游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游覽勝地。
澹澹:廣闊無邊的樣子。
沒:消失。
銷沉:形跡消失、沉沒。銷:同“消”,消散,消失。
此中:指樂游原四周。
事業:功業。
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分別為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惠帝劉盈的安陵,漢景帝劉啟的陽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漢昭帝劉弗陵的平陵。約位于現在的西安市西北。
無樹:即每棵樹。
參考資料:
1、羅時進.杜牧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181-182
登樂游原創作背景
國家正值戰亂之際,詩人因奸人誣陷被貶,內心惆悵,來到樂游原,看到眼前這曾經繁華的園林已經衰敗不堪,內心感慨,作此詩抒懷。
參考資料:
1、王志艷.生命感悟:摘取古代中國的文學桂冠 (上卷).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01-102
登樂游原鑒賞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上聯描寫了樂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涼的氣氛。登臨樂游原,只見孤鳥遠飛;滄海桑田,人事變遷,惟有長空永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體現了詩人對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對執政者的勸勉忠告。詩人在此展示了永恒的宇宙對有限的人事的銷蝕,深感人世盛衰、興亡迭代、終在無限的宇宙中歸于寂滅,可見詩人感慨之深。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下聯蕭瑟凄涼,衰敗的景色使詩人對歷史的風云變幻,人世滄桑發出由衷的感慨。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樓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用典的修辭手法,凝練含蓄,反用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飛意”,言漢朝之英雄偉業皆已成歷史陳跡,詩人內心對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驅除侵略者抱有崇高的愛國熱情,感喟之情極深。
杜牧簡介
唐代·杜牧的簡介
![杜牧](/d/file/p/95fbb4f708db73bd1e19387a189501e8.jpg)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詩(43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