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選四)
[清代]:龔自珍
其八
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
其八十三
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其八十七
故人橫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勛。
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
其一百三十
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其八
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
其八十三
隻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其八十七
故人橫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勳。
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
其一百三十
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
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騷。
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選四)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這年龔自珍辭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于是誕生了《己亥雜詩》。
參考資料:
1、傅璇琮.中國古典詩歌基礎文庫·元明清詩卷.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426-430
這組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這年龔自珍辭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于是誕生了《己亥雜詩》。
唐代·龔自珍的簡介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
? 龔自珍的詩(399篇) 〕
宋代:
蘇泂
岸側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
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岸側枯楊臥玉龍,卸殘鱗甲趁天風。
明年更作垂垂綠,會率鶯花入漢宮。
明代:
謝榛
醉攀楊柳禁城東,別后芳樽不可同。日暮亂云迷遠道,天涯孤劍倚飛蓬。
任公臺瞰江流近,大姥峰連海色空。虞帝好生當此日,遙知閩徼待春風。
醉攀楊柳禁城東,別後芳樽不可同。日暮亂雲迷遠道,天涯孤劍倚飛蓬。
任公臺瞰江流近,大姥峰連海色空。虞帝好生當此日,遙知閩徼待春風。
唐代:
白居易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思,道似嚴陵七里灘。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思,道似嚴陵七裡灘。
唐代:
張喬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城裡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後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明代:
楊慎
恰喜高秋爽氣新。卻愁秋月解傷神。酒闌二十年前事,夢醒三千里外身。
楓葉岸,菊花津。且須勤買阿寧春。帳頭傀儡元來假,枕上邯鄲豈是真。
恰喜高秋爽氣新。卻愁秋月解傷神。酒闌二十年前事,夢醒三千裡外身。
楓葉岸,菊花津。且須勤買阿甯春。帳頭傀儡元來假,枕上邯鄲豈是真。
:
方文雄
酒醉詩成后,山鐘迫晚歸。嵐煙千嶂隱,燈火萬家微。
放足隨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
酒醉詩成後,山鐘迫晚歸。嵐煙千嶂隱,燈火萬家微。
放足隨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