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有車馬客行
[南北朝]:鮑照
門有車馬客,問君何鄉(xiāng)士。
捷步往相訊,果得舊鄰里。
凄凄聲中情,慊慊增下俚。
語昔有故悲,論今無新喜。
清晨相訪慰,日暮不能已。
歡戚競尋敘,談?wù){(diào)何終止。
辭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復(fù)起。
嘶聲盈我口,談言在我耳。
“手跡可傳心,愿爾篤行李。”
門有車馬客,問君何鄉(xiāng)士。
捷步往相訊,果得舊鄰裡。
凄凄聲中情,慊慊增下俚。
語昔有故悲,論今無新喜。
清晨相訪慰,日暮不能已。
歡戚競尋敘,談?wù){(diào)何終止。
辭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
前悲尚未弭,後戚方複起。
嘶聲盈我口,談言在我耳。
“手跡可傳心,願爾篤行李。”
譯文
門前有車馬來,問我是哪里人。我快步趕上去訪問,果然找到了自己的舊鄉(xiāng)鄰。聽到家鄉(xiāng)的聲音心中悲凄,因此講話中也增加了不少家鄉(xiāng)的話。清晨的時候出去相訪老鄉(xiāng),到日暮降臨還遲遲不肯回來。同憶往事,過去的歡樂和悲苦都一一敘述。我們之間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但人生終需一別,我們畢竟要中途分別。剛才的悲苦回憶還沒有停止,又新添許多憂愁。在分別時,我不禁凄楚哽咽,對舊友說著一些分別保重的話:“記得以后常常寫信過來,來表達(dá)你的心情,愿你前方行路好好保重。”
注釋
捷步:快步。
訊:訪問。
慊慊:凄苦憂愁的樣子。
下俚:《下里巴人》,泛指俗曲。這里意為聽到家鄉(xiāng)的聲音心中悲凄,因此講話也增加了不少家鄉(xiāng)的土話。
弭:停止。
嘶:凄楚哽咽。
手跡:指寫信。
篤行李:指行路時保重。
這首詩是鮑照擬古樂府而作,寫的是朋友惜別的感傷之情。
唐代·鮑照的簡介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yùn)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yuǎn),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 鮑照的詩(237篇) 〕
明代:
黎民表
棟宇非長物,弦歌有妙思。畸人雖委蛻,幼婦獨(dú)留碑。
棟宇非長物,弦歌有妙思。畸人雖委蛻,幼婦獨(dú)留碑。
明代:
陶益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
陳淳祖
勸農(nóng)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guān)。
勸農(nóng)事雲(yún)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guān)。
宋代:
周紫芝
水遠(yuǎn)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水遠(yuǎn)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雲(yún)。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清代:
焦循
重陽風(fēng)雨遍揚(yáng)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重陽風(fēng)雨遍揚(yáng)州,買得秋花又一秋。說是傲霜吾不信,朝來籬下總垂頭。
清代:
吳重憙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裡,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