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風輕柔,小桃上指枝頭,脫卻厚重冬裝,換上新春的羅衣。每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華美的燈相互競美的地方,人月兩團圓。
御街上簫鼓沸騰,漫長的夜晚寒氣四處彌漫,與所愛戀的美人重逢,手攜手漫游。夜色將盡,游人漸散,歡聲笑語流溢的千門萬戶,笑聲在簾幕后。
注釋
小桃:上元前后開花的一種桃樹。
羅衣:用絲織品制的春杉。
華燈:彩飾華美的燈。
人月圓時:指人間的團聚和月亮圓滿的時候。
禁街:即御街。禁:古時稱皇帝居住的地方。
夜永:夜長。
纖(xiān)手:女人纖細的手。
更闌:夜深。
幃:帷幕。
參考資料:
1、蕭希鳳注.《宋詞三百首簡注 》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3:27頁
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北宋時期,時間介于北宋政和五年至靖康元年之間(1115年至1126年)。北宋這個時期高度繁榮,在盛世汴京元宵佳節(jié),華美的燈相互競美的地方,仕女們羅衣新試,攜手同游。正月料峭的春寒,被熱烈的節(jié)日氣氛融化。詞人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該詞。
參考資料:
1、蕭希鳳注.《宋詞三百首簡注 》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3:27頁
人月圓·小桃枝上春風早鑒賞
該詞上片第一句“小桃枝上春風早”,起筆便以花期點明節(jié)令。緊接著下句就寫自己對早春的切身感受。“初試薄羅衣。”這句大意是說脫卻冬裝,新著春衫,感到渾身的輕快,滿心的喜悅。此刻,詞人所喜悅的何止于此,下邊縱筆直出本意。“年年樂事,華燈競處,人月圓時”,寥寥幾筆,不但華燈似海、夜明如晝、游人如云、皓月當空,境界全出,而且極高妙地表現(xiàn)了詞人自己喜悅之滿懷。詞人如此喜悅的心懷,也只有遇到這盛大的境界可以充分表現(xiàn)。“人月圓時”,這句話完整地描寫出人間天上的美滿景象,也包含著詞人自己與所愛之人歡會的一份莫大喜悅。雖然“年年樂事”,透露出自己此樂只是一年一度,但將自己此樂融入了全人間的歡樂,詞境便闊大,意趣也高遠。上片通過描繪華燈似海極從視覺角度寫元宵之盛。
下片第一句“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纖手重攜。”此處簫鼓沸騰則突出元宵聽覺感受之盛。熱烈的節(jié)日氣氛,融化了正月料峭的春寒。歡鬧的人群,沉浸于金吾不禁的良宵。詞人筆調(diào),帶有浪漫色彩。在美好的環(huán)境里,詞人與所愛戀的美人重逢,手攜手漫游歡樂的海洋里。這三句從滿街簫鼓寫到纖手重攜,詞人仍然是把一己的歡樂融入人間的歡樂來寫的。“更闌人散”說的是夜色將盡,游人漸散,似乎元宵歡樂也到了盡頭。然而不然。“千門笑語,聲在簾幃”,這兩句最后再度把元宵之歡樂推向新境。結筆三句用的是“掃處即生”的手法。掃處即生法,一般是用詞的開端,如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即是顯例。此詞用之于結筆,更見別致。這三句一收一縱、一闔一開,深刻有力地表現(xiàn)了人們包括詞人自己此夕歡樂之無極。歡聲笑語流溢的千門萬戶,其中也有詞人與情人約會的那一處。所以,結筆是把一己之歡樂融入了人間歡樂。
這首詞的上片寫觀燈的盛況,下片寫節(jié)日的歡騰與喜悅。全詞情景交融,含蓄蘊藉,生動地表現(xiàn)了節(jié)日氣氛。
李持正簡介
唐代·李持正的簡介
李持正,字季秉,莆田(今屬福建)人。少與叔伯輩的李宗師馳名太學,號大小李。政和五年(1115)進士,歷知德慶、南劍、潮陽。事跡見《莆陽文獻傳》卷一五。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六:“樂府有《明月逐人來》詞,李太師撰譜,李持正制詞。持正又作《人月圓》令,尤膾炙人口。近時以為王都尉作,非也。”存詞二首。
...〔 ? 李持正的詩(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