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二三四五路线-国产一级高清-国产一级毛片卡-国产一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您好!歡迎訪問忙推網(wǎng)! 字典 詞典 詩詞
首頁 > 詩文 > 海瑞的詩 > 治安疏

治安疏

[明代]: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臣工盡言,而君道斯稱矣。昔之務(wù)為容悅,阿諛曲從,致使災(zāi)禍隔絕、主上不聞?wù)撸瑹o足言矣。

  過為計者則又曰:“君子危明主,憂治世。”夫世則治矣,以不治憂之;主則明矣,以不明危之:無乃使之反求眩瞀,莫知趨舍矣乎!非通論也。

  臣受國厚恩矣,請執(zhí)有犯無隱之義,美曰美,不一毫虛美;過曰過,不一毫諱過。不為悅諛,不暇過計,謹披瀝肝膽為陛下言之。

  漢賈誼陳政事于文帝曰:“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夫文帝,漢賢君也,賈誼非苛責備也。文帝性頗仁柔,慈恕恭儉,雖有愛民之美,優(yōu)游退遜、尚多怠廢之政。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當之,愚也。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頌之,諛也。

  陛下自視,于漢文帝何如?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可為堯、舜,可為禹、湯、文、武,下之如漢宣之厲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無敵,憲宗之志平僭亂,宋仁宗之仁恕,舉一節(jié)可取者,陛下優(yōu)為之。即位初年,鏟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舉其大概:箴敬一以養(yǎng)心,定冠履以定分,除圣賢土木之象,奪宦官內(nèi)外之權(quán),元世祖毀不與祀,祀孔子推及所生。天下忻忻,以大有作為仰之。識者謂輔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虛語也,高漢文帝遠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節(jié)用愛人,呂祖謙稱其能盡人之才力,誠是也。一時天下雖未可盡以治安予之,然貫朽粟陳,民物康阜,三代后稱賢君焉。

  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反剛明而錯用之,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余年不視朝,綱紀馳矣。數(shù)行推廣事例,名爵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于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于君臣。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于夫婦。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自陛下登極初年亦有這,而未甚也。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陛下破產(chǎn)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余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

  邇者,嚴嵩罷相,世蕃極刑,差快人意一時稱清時焉。然嚴嵩罷相之后,猶之嚴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漢文帝遠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nèi)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謂愚。《詩》去:“衰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今日所賴以弼棐匡救,格非而歸之正,諸臣責也。夫圣人豈絕無過舉哉?古者設(shè)官,亮采惠疇足矣,不必責之以諫。保氏掌諫王惡,不必設(shè)也。木繩金礪,圣賢不必言之也,乃修齋建醮,相率進香,天桃天藥,相率表賀。建興宮室,工部極力經(jīng)營;取香覓寶,戶部差求四出。陛下誤舉,諸臣誤順,無一人為陛下正言焉。都俞吁咈之風,陳善閉邪之義,邈無聞矣;諛之甚也。然愧心餒氣,退有后言,以從陛下;昧沒本心,以歌頌陛下,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顧其家者。內(nèi)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責,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過于苛斷,是陛下情之偽也。而謂陛下不顧其家,人情乎?諸臣顧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敗,以贓敗,不事事敗,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賤薄臣工。諸臣正心之學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詳審,誠如胡寅擾亂政事之說,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是己拒諫。執(zhí)陛下一二事不當之形跡,億陛下千百事之盡然,陷陛下誤終不復(fù),諸臣欺君之罪大矣。《記》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今日之謂也。

  為身家心與懼心合,臣職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跡既為諸臣解之矣。求長生心與惑心合,有辭于臣,君道不正,臣請再為陛下開之。

  陛下之誤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長生也。自古圣賢止說修身立命,止說順受其正。蓋天地賦予于人而為性命者,此盡之矣。堯、舜、禹、湯、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終。下之,亦未見方外士自漢、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訪其術(shù)者陶仲文,陛下以師呼之,仲文則既死矣。仲文尚不能長生,而陛下獨何求之?至謂天賜仙桃藥丸,怪妄尤甚。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因則其文以畫八卦。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以成必疇。河圖洛書實有此瑞物,以泄萬古不傳之秘。天不愛道而顯之圣人,借圣人以開示天下,猶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歷數(shù)成焉,非虛妄也。宋真宗獲天書于乾佑山,孫奭諫曰:“天何言哉?豈有書也?”桃必采而后得,藥由人工搗以成者也。茲無因而至,桃藥是有足而行耶?天賜之者,有手執(zhí)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無所得。至今日,左右奸人逆陛下玄修妄念,區(qū)區(qū)桃藥之長生,理之所無,而玄修之無益可知矣。

  陛下又將謂懸刑賞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無不可治,而玄修無害矣乎?夫人幼而學,既無致君澤民異事之學,壯而行,亦無致君澤民殊用之心。《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言順者之未必為道也。即近事觀:嚴嵩有一不順陛下者乎?昔為貪竊,今為逆本。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為逆者也,歷任有聲,官戶部者以有守稱之。雖近日嚴嵩抄沒、百官有惕心焉,無用于積賄求遷,稍自洗滌。然嚴嵩罷相之后,猶嚴嵩未相之前而已。諸臣寧為嚴嵩之順,不為梁材之執(zhí)。今甚者貪求,未甚者挨日。見稱于人者,亦廊廟山林交戰(zhàn)熱中,鶻突依違,茍舉故事。潔己格物,任天下重,使社稷靈長終必賴之者,未見其人焉。得非有所牽制其心,未能純?nèi)痪资谷缓酰勘菹掠T臣惟予行而莫違也,而責之以效忠;付之以翼為明聽也,又欲其順乎玄修土木之娛:是股肱耳目不為腹心衛(wèi)也,而自為視聽持行之用。有臣如儀、衍焉,可以成“得志與民由之”之業(yè),無是理也。

  陛下誠知玄修無益,臣之改行,民之效尤,天下之安與不安、治與不治由之,幡然悟悔,日視正朝,與宰輔、九卿、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洗數(shù)十年君道之誤,置其身于堯、舜、禹、湯、文、武之上,使其臣亦得洗數(shù)十年阿君之恥,置其身于皋陶、伊、傅之列,相為后先,明良喜起,都俞吁咈。內(nèi)之宦官宮妾,外之光祿寺廚役,錦衣衛(wèi)恩蔭,諸衙門帶俸,舉凡無事而官者亦多矣。上之內(nèi)倉內(nèi)庫,下之戶、工部,光祿寺諸廠,段絹、糧料、珠定、器用、木材諸物,多而積于無用,用之非所宜用,亦多矣。諸臣必有為陛下言者。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則在陛下一節(jié)省間而已。京師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一節(jié)省而國有余用,民有蓋藏,不知其幾也。而陛下何不為之?

  官有職掌,先年職守之正、職守之全而未行之。今日職守之廢、職守之茍且因循,不認真、不盡法而自以為是。敦本行以端士習,止上納以清仕途,久任吏將以責成功,練選軍士以免召募,驅(qū)緇黃游食以歸四民,責府州縣兼舉富教使成禮俗,復(fù)屯鹽本色以裕邊儲,均田賦丁差以蘇困敝,舉天下官之侵漁,將之怯懦,吏之為奸,刑之無少姑息焉。必世之仁,博厚高明悠遠之業(yè),諸臣必有陛下言者。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則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一振作而諸廢具舉,百弊鏟絕,唐、虞三代之治粲然復(fù)興矣,而陛下何不行之?

  節(jié)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勞于陛下也。九卿總其綱,百職分其任,撫按科道糾舉肅清之于其間,陛下持大綱、稽治要而責成焉。勞于求賢,逸于任用如天運于上,而四時六氣各得其序,恭己無為之道也。天地萬物為一體,固有之性也。民物熙洽,熏為太和,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樂矣。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道與天通,命由我立,而陛下性分中自有真壽矣。此理之所有者,可旋至而立有效者也。若夫服食不終之藥,遙望輕舉,理之所無者也。理之所無,而切切然散爵祿,竦精神,玄修求之,懸思鑿想,系風捕影,終其身如斯而已矣,求之其可得乎?

  夫君道不正,臣職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復(fù)何言?大臣持祿而外為諛,小臣畏罪而面為順,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忠,惓惓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間,而天下之治與不治,民物之安與不安決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臣不勝戰(zhàn)栗恐懼之至,為此具本親赍,謹具奏聞。

奏疏 

治安疏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在這里上奏:為了匡正君道,明確臣下的職責,求得萬世治安,我要直陳天下第一事。

  國君是天下臣民萬物的主人,正是因為是天下臣民萬物之主,所以責任重大。如果民生措置失當,就是君主沒有負起責任。所以臣子就應(yīng)當盡量為君主服務(wù),忠于職守,暢所欲言。臣子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君主的責任也才算盡到了。以前那種專圖討好,曲意逢迎,不讓君主聽到實際情況的人,現(xiàn)在用不著說他們了。

  危言聳聽的人或許會說:君子總是想法多,即使遇到賢明的君主,政治清明的時代,也常常居安思危,憂慮重重,只怕反而讓人思維混亂,搞不清方向。這種說法不符合現(xiàn)在的情況!

  臣蒙受國恩,寧可直言得罪也不想說假話,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一絲一毫都不敢隱瞞。我不為討上面的歡心,也不計較得失,今天披瀝肝膽,掏出真心,對陛下您說幾句實話。

  漢代名臣賈誼曾和文帝這樣說:“下面進言的人總是說:天下已經(jīng)大治,臣獨以為還沒有。那些說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無知就是阿諛逢迎。”文帝算是漢代的賢君了,賈誼也不是對文帝要求過高。漢文帝的品質(zhì)作風是好的,他有愛民的美德,為人也慈和儉樸,從容謙遜,但缺點在于游于玄老,不專事于政務(wù),有許多政事都被耽誤了,沒有辦好。假使臣下看不到這些弊病,一味認為天下已安已治,這就是愚昧無知。假使臣下看不到文帝的才能畢竟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話來歌頌他,這就是阿諛奉承。

  陛下自視和漢文帝比較起來怎么樣呢?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具有成為堯、舜、禹、湯、文、武這樣的君王的潛力,陛下象漢宣帝一樣做事努力認真,象光武帝一樣為人大度,象唐太宗一樣英武無敵,象唐憲宗一樣能夠消平各地藩鎮(zhèn)叛亂,陛下還有宋仁宗的仁恕之德,總之象這些可取的優(yōu)點,無論哪一項,您都是具有的。您即位初年,鏟除積弊,明白宣示,同全國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舉其大概吧:您作過一篇《敬一箴》,提倡規(guī)戒;改定了一些冠服制度,下令廢除孔子廟里的塑像,只用木主;削弱了宦官的內(nèi)外之權(quán);將元世祖從歷代帝王廟所祭牌位中剔除;在孔子廟兼祭孔子的父母。那時候天下人都很期待,認為您一定大有作為。有見識的人都認為:只要有好的臣子幫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您一定比漢文帝要強得多。然而文帝能發(fā)揚仁恕之性,節(jié)約恭儉,體恤愛民,宋朝的呂祖謙說他善于用人,能盡人之才力。一時天下雖說不上已經(jīng)大治,但國庫充盈,連串錢的繩子都朽爛了,百姓安樂,財物豐足。大家公認他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的一位賢君。

  陛下您立志要有作為,可是沒過多久,就被雜亂的念頭導(dǎo)引到別的地方去了。您把自己的剛強英明用到錯誤的地方,以為人真的能夠長生不老,而一味的玄修。陛下富有四海,卻不念及那都是民之脂膏,常常大興土木,大修宮殿廟宇。陛下二十余年不上朝處理政務(wù),導(dǎo)致綱紀松懈敗壞。朝廷賣官買官,援用這種章程越來越濫,美其名曰推廣事例,導(dǎo)致豪強四起,名爵泛濫。您專門和方士在一起煉丹,不與自己的兒子們相見,人們都以為您缺少父子之情。您常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們都以為缺少君臣之禮。您整天待在西苑不回宮,人們都以為缺少夫婦之情。天下官吏貪污成風,軍隊弱小,水災(zāi)旱災(zāi)無時不有,民不聊生,導(dǎo)致流民暴亂象火燒一樣,越來越盛。自陛下登基以來,前幾年就這樣,但還不嚴重,但是如今賦稅徭役越來越重,各級官吏都效法朝廷,盤剝百姓無度。陛下花很多錢崇奉道教,十余年來已經(jīng)做到極致了。因此,陛下改元號之時,天下人都猜想:這意思就是說“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

  近來,嚴嵩罷相,嚴世蕃被處以極刑,勉強可以令人滿意,一時人稱天下清明。然而嚴嵩罷相以后的政事,不過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并不見得清明多少。陛下比漢文帝差遠了。天下之人對您不滿已經(jīng)很久了,這內(nèi)外臣工都知道。《詩經(jīng)》上說:“衰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意思是說宣王不能完全盡職,仲山甫能從旁補救。今日以輔助、匡正來補救、糾正錯誤并使一切走入正軌,正是諸位臣下的職責所在。圣人也不能不犯錯誤,否則古代設(shè)官,只要他做官辦事就夠了,不必要求他們進言勸諫,也不必設(shè)諫官,更不必說木繩金礪這類的話了。陛下修宮殿,設(shè)壇祈禱,就讓群臣競相進獻香物和仙桃仙藥,叫臣子進表管賀。陛下要興建宮室,工部就極力經(jīng)營;陛下要取香覓寶,戶部就派人到處索取。陛下舉動有誤,諸臣順從得也沒道理,竟沒有一個人為陛下正言。那種公開討論對錯、貢獻良言,防止邪惡的做法,長久沒有聽到了,獻媚的風氣太甚。然而人們不敢直言,內(nèi)心卻不能不慚愧,氣也不壯了,當面不敢說,卻在背后議論是非,人們表面上順從陛下,卻把真心藏起來,這樣為陛下歌功頌德,是多么大的欺君之罪?

  如果您承認修道有害無益,那么臣子的轉(zhuǎn)變,百姓的禍福,天下的安危都將由此而不同,所以您應(yīng)當立即悔悟,每日上朝理政,與宰輔、九卿、侍從、言官一起言說天下利害,洗刷數(shù)十年君道之誤,那樣就能置身于堯、舜、禹、湯、文、武這樣的明君之中,也使得臣下能夠洗刷數(shù)十年諂媚君主之恥,讓他們置身于皋陶、伊、傅這樣的賢臣之列,君臣便可互相勉勵、互相敬重。內(nèi)廷中的宦官宮女,外廷中光祿寺廚房的仆役,錦衣衛(wèi)中那些受惠于祖先恩蔭的人,以及各個衙門里那些額外的冗員,無事可干而為官的人太多了。皇家的倉庫里,戶部、工部以及光祿寺等衙門里,緞、絹、糧料、珠寶、器物、木材等東西很多,堆積在那里也無用,用了也用的不是地方,白白浪費了很可惜。臣子們進諫,您采納實行,對您說來只不過動一動節(jié)省的念頭罷了。京師里的一塊金子,到了田野百姓那里抵得上一百塊金子用。您稍稍節(jié)省一點,國庫便有余用,老百姓則有了儲蓄,好處真不知有多少啊,而陛下為何不這樣做呢?

  今天官吏設(shè)置不全,辦事因循茍且,敷衍塞責,不守法紀,卻還自以為不錯。應(yīng)該督促遵守基本的道德來端正官員們的行為,停止用錢買官那一套來理清仕途;讓文武官員安于其位,責成他們做出成績來;平常就練選軍士以免打仗了臨時召募百姓;讓那些吃白食的和尚道士回家,回到士、農(nóng)、工、商的行業(yè)里;府州縣地方官要生計和教化并重,樹立好的禮俗規(guī)范;屯田、運鹽應(yīng)該恢復(fù)征收實物,來充實邊防軍隊的儲備;按地畝交糧,按人口應(yīng)役,以便恢復(fù)老百姓的元氣;檢舉天下官員的貪污勒索行為,讓那些貪贓枉法的人心生怯懦,按照刑律處罰他們,毫不寬容。如此以來,便是仁政,幾十年之后才能收效,與天地并存的偉大功業(yè)便可成就了。這樣的事由諸臣提議,陛下執(zhí)行,也就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一振作而諸廢具舉,百弊鏟絕,象唐、虞三代那樣光明燦爛的大治便可復(fù)興矣,而陛下為什么不實行呢?

  陛下只要稍事節(jié)省和振作就行了,又不是要您多么勞心勞神。九卿掌握大政方針,百官承擔具體的職責,巡撫、巡按、六科給事中等糾舉肅清,維護風氣,陛下考核政綱的實施情況,督促他們做出成績來。努力去找賢才,任用他們辦事,自己就省力了。就像天運于上,四時六氣各得其序,君主只要自己有德,感化臣民,不必親自動手管理一切。天地萬物為一體,自有它的道理。百姓安居樂業(yè),形成一片祥和氣氛,而陛下自然能夠感到真正的快樂和價值。天地是化生萬物的,人也有幫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與天地并列而為“三才”。道與天通,命運可以由我們自己掌握,而陛下自然能夠享受真壽。這是真正的道理,轉(zhuǎn)身就能做到,立刻就能見效。要是依舊去服食什么長生不死之藥,巴望著能成仙升天,不是道理所在。那么做只能匆忙的散爵祿,讓精神徒然的緊張,玄修求長生,是捕風捉影的空想,陛下一輩子求之,究竟得到?jīng)]得到呢?

  君道不正,臣職不明,是天下第一大事。于此不言,更復(fù)何言?大臣為保烏紗帽而阿諛奉承,小臣害怕獲罪表面順從,陛下有錯誤卻不知道,不能改正不能執(zhí)行,臣每想到這里便痛心疾首。所以今天便冒死竭忠,誠懇的向陛下進言。望陛下能夠改變心思,轉(zhuǎn)換方向,而天下之治與不治,民物之安與不安都取決于您,若陛下真能采納,是我宗廟、社稷、國家的幸運,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運!

注釋

(1)戶部——掌管全國稅收財政的機關(guān),為明朝中央行政機構(gòu)的六部之一。云南清吏司——明朝制度,戶部按行政區(qū)域人分司,每司的名稱,除政區(qū)外,都加上“清吏”二字。主事——各部職官中最低一級。但明朝主事的職權(quán)相當大,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章。

(2)這句是奏疏的事由。

(3)這是歷代地主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他們的統(tǒng)治,建立起來的一種封建傳統(tǒng)觀念。

(4)宜——適當。

(5)這句是說:對于民生措置失當,就是君主沒有負起責任。

(6)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所以臣子就應(yīng)當盡量為君主服務(wù)。

(7)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把臣子應(yīng)盡的責任交付給他們,讓他們盡量表現(xiàn)意見。臣工,有職務(wù)的臣子。

(8)君道斯稱矣——君主的責任才算盡了。

(9)容悅——討人歡喜。

(10)阿(ē)諛——獻媚。

(11)這句是說:以前那種專圖討好,曲意逢迎,不讓君主聽到實際災(zāi)禍的人,現(xiàn)在用不著說他們了。

(12)過為計者——憂慮太多、危言聳聽的人。

(13)危明主,憂治世——即使遇到賢明的君主,還以為他可危;即使處在政治清明的時代,還以為時局可憂。

(14)夫(符fú)——發(fā)語詞。

(15)無乃——只怕。眩瞀(帽mào)——模糊混亂。

(16)這兩句說:(這種說法)只怕使人反而弄得模糊混亂,不知道何去何從嗎?這不是合理的說法啊!

(17)封建士大夫以擔任官職、享受俸祿為受國恩。

(18)執(zhí)——遵守。有犯無隱——語出《禮記·檀弓》。意思是寧可直言得罪而不應(yīng)隱諱。

(19)不暇過計——也不計較得失。

(20)披瀝肝膽——掏出真心,效忠。陛下——對皇帝的敬稱。

(21)賈誼——西漢初年杰出的政論家,曾屢次上書漢文帝劉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提出改革政治的具體措施,但由于遭到保守集團的反對,沒有得到實施的機會,終于抑郁而死。

(22)引文見于賈誼《陳政事疏》,意思是說:那些說天下已安已治的人,不是愚昧無知就是阿諛逢迎。

(23)非苛責備也——并非對文帝要求過高啊。

(24)這句的意思說:漢文帝的品質(zhì)作風是好的,他雖然有愛民的美德,為人也慈和儉樸,從容謙遜,而且有許多政事沒有舉辦。

(25)這句是說:假使看不到還有免不了的弊病,一味認為已安已治,這就是愚昧無知。

(26)這句是說:假使看不到文帝的才能畢竟有限,一味用已安已治的話來歌頌他,這就是阿諛奉承。

(27)這句是說:你自己覺得比漢文帝怎樣呢?

(28)睿(銳ruì)——圣明。絕人——超過一般的人。

(29)堯、舜——唐堯、虞舜。傳說中的遠古時代的帝王。

(30)禹、湯、文、武——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唐堯、虞舜和這些人,都是“正統(tǒng)”史家傳稱的我國古代史上的賢君。

(31)漢宣——漢宣帝劉詢(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厲精——努力認真。指漢宣帝時代注重法治。

(32)光武——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年在位)。大度——指光武帝對于功臣信任不疑。

(33)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649年在位)親身參加各次戰(zhàn)役,擊敗敵對勢力集團,統(tǒng)一全中國。

(34)唐憲宗李純(公元806—820年在位)決心鞏固中央的權(quán)力,先后消平各地藩鎮(zhèn)叛亂。

(35)《宋史》上奉承宋仁宗趙禎(公元1023—1063年在位),說他是個仁恕之君。

(36)舉一節(jié)可取者,陛下優(yōu)為之——像這些可取的優(yōu)點,無論哪一項,你都容易辦得到。

(37)煥然與天下更始——明白宣示,同全國老百姓一道革新政事。

(38)箴(真zhēn)敬一——明世宗作過一篇《敬一箴》。箴,規(guī)戒。

(39)定冠履——明世宗曾改定一些冠服制度。

(40)這是指明世宗下令廢除孔子廟里的塑像,只用木柱。

(41)元世祖忽必烈本是歷代帝王廟中所祭的帝王之一,明世宗將他取消。

(42)這是是說:孔子廟是兼祭孔子的父母。以上幾件都是明世宗自鳴得意的事,其實都與民生無關(guān),微不足道。

(43)忻忻——與“欣欣”同,高興歡樂的樣子。

(44)以大有作為仰之——希望他有一番大的作為。之,指明世宗。

(45)這句是說:有見識的人都認為:只要有好的臣子幫助,不需多久,天下就可太平,這話不錯,比漢文帝要強得多。

(46)呂祖謙——宋朝金華人,進士出身,官國史院編修。著有《十七史詳節(jié)》。

(47)貫朽——指國庫里的錢堆得太久,連串錢的繩子都朽爛了,表示國庫充裕。貫,串錢的繩子。

(48)民物康阜——百姓安樂,財物豐足。

(49)這句說:漢文帝的時代雖然不能說完全已安治,但是那時財物豐足,百姓安樂,大家公認他是夏、商、周三代以后的賢君。

(50)銳精——立志要有作為。

(51)妄念牽之而去矣——被雜亂的念頭導(dǎo)引到別的地方去了。

(52)反剛明而錯用之——反而把自己的剛強、英明用到錯誤的地方去了。

(53)玄修——修煉。

(54)四海——天下。

(55)侈興土木——大修宮殿廟宇。

(56)視朝——臨朝辦事。

(57)弛(chí)——松懈、敗壞。

(58)明代定有章程,向政府繳納多少財物,就可以取得某種官職或榮典。援用這種章程越來越濫,名為推廣事例。數(shù)行——屢次施行。

(59)二王不相見——明世宗聽了方士段朝用的話,專門和方士在一起煉丹,不與自己的兒子們相見。

(60)薄于父子——缺少父子之情。

(61)西苑——現(xiàn)在北京的三海地方。

(62)靡時——無時不有。

(63)盜賊——對起義的農(nóng)民的污稱。滋熾——像火燒一樣,越來越盛。

(64)登極——即位。

(65)這句是說:各級官吏看作榜樣,更加剝削百姓。

(66)這里的“佛”是指道教。

(67)這一成語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意思是說家里空無一物。

(68)改元——改年號。臆——心里猜想。

(69)這是是說:“嘉”字偕音“家”,“靖”字偕音“凈”。

(70)邇者——近來。

(71)嚴嵩——明世宗所信任的宰相,專權(quán)二十年,有人奏他是奸臣,世宗總是不聽。后來漸漸失寵,才罷相。

(72)世蕃——嚴嵩的兒子嚴世蕃,父子通同作惡,嚴嵩罷相,他也被處死刑。

(73)差快人意——勉強可以令人滿意。

(74)清時——太平時代。

(75)這句是說:嚴嵩罷相以后的政事,不過和他作宰相以前差不多,也并不見得很清明啊。

(76)不直陛下——不以您為然。

(77)袞(滾gǔn)職——君主的職責。袞,君主的衣服,這里借指君主。

(78)仲山甫——周宣王的臣子。這兩句詩見《詩經(jīng)·大雅·丞民》,意思說:宣王不能完全盡職,仲山甫能從旁補救。

(79)弼(必bì)、棐(匪fěi)都是輔助的意思。匡——糾正。

(80)格非——糾正錯誤。

(81)過舉——錯誤的舉動。

(82)亮采惠疇——見于《尚書·舜典》,就是做官辦事的意思。

(83)責之以諫——要求臣子盡勸諫的責任。

(84)保氏——《周禮》中的一個官名。

(85)木繩金礪——繩能使木直,礪(磨刀石)能使金屬鋒利。這兩個比喻都出自《尚書》,意思是說,君主要靠人糾正幫助。

(86)以上四句說:圣人也不能不犯錯誤,否則古代設(shè)官,只要他做官辦事就夠了,不必要求他們進言勸諫,也不必高諫官,也不必說木繩金礪這類的話了。

(87)建醮(叫jiào)——設(shè)壇祈禱。

(88)相率——相互帶動。

(89)天桃天藥——天剛的仙桃仙藥。

(90)表賀——封建時代,帝王遇有自己所喜歡的事,就叫臣子進表管賀。

(91)工部——明代中央政府掌管建設(shè)的機關(guān),為六部之一。

(92)差求四出——派人到處索取。

(93)都俞——贊成的表示。吁咈——否定的表示。這都是《尚書》上堯、舜對話時所用的詞句。

(94)陳善閉邪——見于《孟子·離婁上》,就是貢獻良言,防止邪惡的意思。

(95)邈(秒miǎo)無聞矣——長久沒有聽到了。

(96)愧心餒氣——不敢直言,內(nèi)心就不能不慚愧,氣也不壯了。

(97)退有后言——當面不敢說,卻在背后議論是非。

(98)昧沒本心——把真心藏起來。

(99)何如——有多大。

(100)官守——行政職務(wù)。言責——進言的責任。

(101)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盤pán)石之也——這些都是用來奠定您的家業(yè),使它像磐石一樣的穩(wěn)固。奠,安置。磐石,大石,比喻穩(wěn)固不可動搖。

(102)這句是說:過分苛刻武斷,也不是您生性如此。

(103)這句是說:如果說您連家也不顧,這難道合乎人情嗎?

(104)不事事——不做事。

(105)這句是說:臣子們往往為了欺詐,為了貪贓,為了曠廢職務(wù)而犯罪,這些人不合您的心意,是很自然的。

(106)這句是說:假如不是為了上述的原因也不合您的心意,那就是您的心與臣子的心偶然不相投合啊。

(107)遂謂陛下為賤薄臣工——雖人就疑心您看輕臣子,侮辱臣子。

(108)正心之學微——正心的功夫很差。正心,儒家對于修養(yǎng)的一種說法。

(109)胡寅——字明仲,宋朝崇安人,歷任校書郎、中書舍人等職。曾上書宋高宗趙構(gòu)主張北伐,反對與金人議和。后因?qū)η貦u作斗爭,遭到貶斥。

(110)這句是說:另外有一種人,自己的心思不正,或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或是說得不夠詳明正確,就像胡寅擾亂政事的奏疏那樣:這些人不合您的意旨,也是很自然的。(胡寅議論政事的奏疏一般是正確的,海瑞說他“擾亂政事”,是一種婉轉(zhuǎn)含蓄的反話。)

(111)是己拒諫——自以為是,不愿接受勸諫。

(112)億——猜測。

(113)這句是說:抓住一二件這樣的事,就推測您件件事都是這樣,害您一直錯到底,臣子們欺君的罪大了。

(114)這是《禮記·緇衣》篇里的話,意思是說:君主多疑于上,百姓就無所適從;臣子不忠于下,君主就勞苦不堪了。

(115)今日之謂——說的就是今天的情況。

(116)為身家心——為自己保身家的心。

(117)這句是說:臣子保身家的私心和怕觸怒君主的心相結(jié)合,因而模糊了自己的職責,我已經(jīng)舉出一二件事例替他們作過分析了。

(118)有辭于臣——臣子們有話可說。

(119)這句說:君主求長生的妄念和迷惑不明相結(jié)合,就使臣子們心懷不滿,有失為君之道,關(guān)于這方面,君主允許我再加以分析。

(120)這句說;古來的圣賢只不過講求涵養(yǎng)道德性,保養(yǎng)生命,順應(yīng)自然的正常法則。

(121)此盡之矣——不過如此罷了。

(122)久世不終——長生不死。

(123)方外士——指僧道術(shù)士等人。

(124)陶仲文——明世宗最信任的方士。

(125)這句說:傳給您長生法術(shù)的陶仲文,您稱他為師傅,可是他自己就已經(jīng)死了。

(126)伏羲氏——遠古時代的傳說人物,相傳“八卦”是他畫的。

(127)則其文——依據(jù)龍馬的花紋。

(128)第之——排列起來。

(129)九疇——《尚書·洪范》篇中從“五行”到“五幅”的九類關(guān)于天道人事的法則。這句說:夏禹治水時,出現(xiàn)神龜,就把神龜背上羅列的各種紋路排列起來,成為有關(guān)天道人事的九種法則。

(130)河圖洛書——指上述伏羲及禹所得的“神物”。海瑞在這里暴露了他對古代傳說的迷信,誤以上古虛妄的傳說為事實。

(131)天書——宋真宗趙恒(公元998—1022年在位)為了粉飾太平,聽從王欽若等人的話,偽造天書,聲稱從天而降。乾佑山——在陜西省鎮(zhèn)安縣。

(132)孫奭(世shì)——宋真宗時的儒者,曾任翰林侍講學士、龍圖閣學士等職。

(133)這句話見于《論語·陽貨》,意思是說:上天哪里會說什么?

(134)逆——迎合。

(135)這句說:您莫非認為只要抓住刑和賞的權(quán)柄,就不怕無人辦事,天下就可以治好,修道便沒有什么害處了嗎?

(136)夫人——那些人,指阿諛逢迎的臣子。夫,彼。

(137)致君——把君主輔佐好。澤民——使百姓得到好處。

(138)這句是說:(那些人)年輕時候,既沒有學到“致君澤民”的特別本領(lǐng)和修養(yǎng),壯年做官也沒有“致君澤民”的特殊抱負和愿望。

(139)引文見于《尚書·太甲》篇,意思說:遇有不合自己意旨的話,要看看是否合于道理;遇有順從自己意旨的話,要看看是否不合道理。

(140)這句是說:(嚴嵩的行為)過去是貪權(quán)竊利,今天是逆亂的根源。

(141)梁材——曾任戶部尚書。守官——謹守職責。

(142)有守——有操守,也就是正直不阿。

(143)這句是說:雖然從嚴嵩抄家以后,百官有所畏懼,知道不能用賄賂謀求升遷,稍改以前的惡習。

(144)這句是說:百官仍然只情愿學嚴嵩的順從,不肯學梁材的正直不阿。

(145)這句是說:現(xiàn)在最壞的人還是貪求無厭,不很壞的人也只是得過且過、混日子罷了。

(146)廊廟——朝廷,這里指在朝為官。山林——指退隱之地。交戰(zhàn)熱中——指兩種思想不斷的斗爭。

(147)鶻突——糊涂。依違——無一定主張。

(148)這句是說:即使是號稱好人的,也不過是心里一半想做官,一半又想退隱,含糊敷衍,奉行故事罷了。

(149)格物——探求事物的道理。

(150)社稷靈長——國運長久。

(151)這句是說:至于潔身自愛,探研真理,對天下事有責任感,使國運靠他得以保持長久的人,卻一個也沒有發(fā)見。

(152)純?nèi)痪住牡丶冋_@句說:不就是因為好人受到牽制,不能盡忠心做事,才弄到這樣嗎?

(153)惟予行而莫違——聽從自己的意旨,不準違抗。

(154)翼為明聽——語出《尚書·皋陶謨》。意思是做自己的助手和耳目。

(155)股肱(工gōng)耳目——指臣子。股肱,手足四肢。腹心——指君主。

(156)這句是說:您既要人順從自己的意旨,又要人盡忠;既要人充當助手和耳目,又要人順從您做那些修道和興建宮殿廟宇的錯誤事情:這就像不用四肢耳目去保衛(wèi)心腹,而由心腹自己去執(zhí)行看、聽、拿東西和走路的任務(wù)一樣。

(157)儀、衍——張儀和公孫衍。都是戰(zhàn)國時代能言善辯的政客。

(158)得志與民由之——見于《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說: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就與老百姓一道循著仁義的大道前進。

(159)這句是說:您即便有了像張儀和公孫衍那樣能干的臣子,要想成功一種與百姓同享太平的事業(yè),那也是辦不到的。

(160)“陛下”以下連起來講就是:如果您知道了修道的有害無益,那么,臣子的轉(zhuǎn)變,百姓的學樣,天下的安危都將由此而不同,所以您應(yīng)當立即悔悟,每日上朝理政。

(161)宰輔、九卿、侍從、言官——明朝制度,宰輔是大學士,九卿是各部尚書侍郎等,侍從是翰林官,言官是給事中及御史。這些都是中央官職中的重要成員。

(162)皋陶(姚yáo)——虞舜的賢臣。伊、傳——商湯的賢相伊尹和殷高宗的賢相。

(163)明良喜起——《尚書·益稷》記載:虞舜作歌:“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皋陶和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這是君臣互相勉勵敬重的話。

(164)光祿寺——承辦皇室膳食的機構(gòu),掛名充廚役的極多。

(165)錦衣衛(wèi)——明朝獨有的武職機構(gòu),貴族子弟多在其中掛名。恩蔭——封建時代,高級官僚的子孫因祖、父對朝廷有功而得官職。

(166)諸衙門整容俸——額外冗員。

(167)段——古“緞“字。

(168)這句是說:臣子們進諫,您采納實行,對您說來只不過動一動節(jié)省的念頭罷了。

(169)蓋藏——儲蓄。

(170)不知其幾也——好處真不知有多少啊。

(171)這句是說:百官各有職牚,從前官吏的設(shè)置完備,辦事認真,還有應(yīng)辦而不辦的事。

(172)這句是說:今天官吏的設(shè)置不全,辦事因循茍且,敷衍塞責,不守法紀,卻還自以為不錯。

(173)敦——勉勵,督促。本行——基本的道德。

(174)上納——出錢買官。

(175)久任吏將以責成功——讓文武官員安于其位,責成他們做出成績來。

(176)緇(資zī)黃——指和尚道士。因和尚著緇(灰黑色)衣,道士著黃衣。歸四民——回到士、農(nóng)、工、商的行業(yè)里。

(177)兼舉富教——生計和教化同時照顧。

(178)屯鹽本色——明朝屯田、運鹽,本來供邊防軍需之用。后來將屯民應(yīng)交糧鹽實物改折銀錢交納。海瑞主張恢復(fù)征收實物。本色就是指糧鹽實物。

(179)賦——按地畝交糧。差——按人口應(yīng)役。蘇——恢復(fù)元氣。

(180)侵漁——貪污勒索。

(181)刑之無少姑息——按照刑律處罰他們,毫不寬容。

(182)必世之仁——語出《論語·子路》“必世而后仁”,意思是:在幾十年之后才能收效的仁政。

(183)博厚高明悠遠之業(yè)——與天地并存的偉大功業(yè)。

(184)粲然——光明燦爛的樣子。

(185)撫按科道——指巡撫、巡按、六科給事中、十三道御史,都是明朝所設(shè)的官職。

(186)稽治要——考核政綱的實施情況。

(187)勞于求賢,逸于任用——努力去找賢才,任用他們辦事,自己就省力了。

(188)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

(189)恭己無為——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意思是說:君主只要自己有德,感化臣民,不必親自動手管理一切。

(190)熙洽——和睦。

(191)熏為太和——形成一片和平氣氛。

(192)這句是運用《禮記·中庸》上的話。意思是說:天地是化生萬物的,人也有幫助天地化生的能力,可以與天地并列而為“三才”。

(193)命由我立——命運由我自己掌握。

(194)旋至——一轉(zhuǎn)身就達到。

(195)不終之藥——不死的藥。

(196)輕舉——成仙升天。

(197)切切然——忙忙地。

(198)竦(聳sǒng)——緊張。

(199)懸思鑿想——發(fā)空想。

(200)持祿——保持祿位。

(201)昧死——不怕犯死罪。

(202)惓惓——一片真誠的樣子。

(203)反情易向——改變心思,轉(zhuǎn)移方向。

(204)宗社——宗廟社稷。指國家。

治安疏鑒賞

  海瑞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和好官。他一生最大的特點,就是清廉正直,節(jié)儉樸素,言行一致,關(guān)心人民疾苦,不屈不撓地和貪官污吏、大地主惡霸進行斗爭,連皇帝也不例外。在地方官任上,他拒絕向上司行賄、取消知縣的額外收入,改革賦役,清丈田地,勒令大地主退還侵占的民田,興修水利,昭雪冤獄。在吏部右侍郎(中央人事部門副長官)和右都御史任上,下令取締南京各衙門無償要求市民供應(yīng)物資的陋規(guī),建議恢復(fù)貪贓滿八十貫(千)處絞刑的法律,等等,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博得當時廣大人民的歌頌和支持。他打擊豪強的故事,直到現(xiàn)代還在民間廣泛流傳。

  這篇文章是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海瑞任戶部主事時寫的。海瑞寫這篇文章的時代,明王朝已趨于衰落,土地大量集中,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軍備不整,俺答(韃靼族首領(lǐng))、倭寇不斷侵擾,官吏貪污成風,百姓困苦不堪,而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明世宗朱厚熜,卻一心修道,不理朝政。海瑞眼看這種情況,懷著滿腔憤激,寫成這篇歷史上出名的奏疏。

  在明朝,文臣直言是一種道德標準,來體現(xiàn)士大夫的風骨以及對皇帝的忠心。比如明世宗登基初期的大禮議問題就有數(shù)百位官員跪在宮門前死諫,最后受到的處罰也是極其殘酷的。一般御史上疏都是巧妙的避重就輕,只為博取名聲,而不會真得罪皇帝,禍延子孫。所以海瑞的治安疏在當時看來無異于求死申請書。首先,他指責朱厚熜迷信道教、妄想長生、錯聵誤國的過失,指出天下弄得“吏貪將弱”、“民不聊生”,都是由于他的“誤舉”所致。甚至諷刺他的年號“嘉靖”,意味著“家家皆凈而無財用”。另一方面,對一般官吏阿諛逢迎、只顧個人身家祿位的卑鄙自私行徑,也盡情地加以揭露。最后提出自己改革政事的具體意見,希望采納。

  海瑞雖然在上奏疏之前已經(jīng)托人買好棺材表示死諫的決心,但明世宗并沒有殺死他,而是在大發(fā)雷霆之后聽說海瑞決心赴死的氣概轉(zhuǎn)而沉默不語,只是下旨把他關(guān)押起來聽后處置。明世宗到死都沒有真的處置海瑞,在明世宗駕崩后,獄卒為海瑞準備好飯菜預(yù)祝他出獄,海瑞以為是殺頭前的送行飯所以大快朵頤,哪知是皇帝駕崩了,痛哭流涕,把吃的飯又都全吐出來了。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以忠君為最高道德準則,海瑞的上疏并不是要與皇帝為敵,而是用直言的方式表達忠心。

  該篇字句各種刻本略有不同,以文字較為明白通順的《丘海二公集》合刻本為準。

海瑞簡介

唐代·海瑞的簡介

海瑞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jīng)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朝。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并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1587年(萬歷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贈太子太保,謚忠介。海瑞死后,關(guān)于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 ? 海瑞的詩(21篇)

猜你喜歡

春雪

唐代白居易

元和歲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陰夜飛雪。
連宵復(fù)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鵝毛,密如飄玉屑。
寒銷春茫蒼,氣變風凜冽。上林草盡沒,曲江水復(fù)結(jié)。

游五渡谷

元代劉昂霄

南山如碧環(huán),缺處蒼崖開。當年造物手,辦此何神哉。

睥睨倚天壁,千古封莓苔。源源萬斛泉,飛出重山來。

山家五首 其三

宋代陸游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guān)尹,言誰契廣成。

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wù)f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可度嶺二首 其二

李學一

馳驅(qū)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數(shù)聲云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huán)。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遠不知還。

送程三水天翼內(nèi)擢

清代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

唐代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

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造句 英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欧美久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 欧毛片| 国产美女视频一区 |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 国产区精品在线 | 国产午夜视频 | 黑人边吃奶边扎下面激情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视频 | wwww亚洲|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 一本久道在线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精品在线播放 | 99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日本护士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制服另类 |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 在线免费成人 |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 | 精品a视频 | 中国女警察一级毛片视频 | 成人午夜影视全部免费看 |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 午夜剧场成年 |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档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 |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 日韩freesex呦交 |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午夜性视频欧美成人 | 久久久久久综合成人精品 | 337p粉嫩大胆噜噜噜鲁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 26uuu影院亚洲欧美综合 | 一级女性黄 色生活片 | 午夜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