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鑒賞
由于這首詩著力寫雨中搶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開篇便動手“插”了起來:這分工何等明確,何等精細。拔秧活輕,小兒干,接秧也輕,田婦干;比較起來,拋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兒干。“拋”、“接”、“拔”、“插”,四個動詞,準確具體。尤以“拋”字最妙,活畫出秧束雨中飛舞的情態。只兩句,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躍然紙上。
三、四兩句進一步點明雨中搶插。從句中不難領會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則,不至于從頭上流入脖頸并沾濕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別比喻“笠”和“蓑”,充溢著一股火藥味兒,正暗示搶插稻苗無異一場緊張的戰斗。
五、六兩句“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前句是個無主兼語句,“喚”的主語沒有寫出,按詩意應是位老嫗或老翁。后句是個無主連動句,按詩意,主語應是“大兒”,還極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職活茬的田夫、田婦和小兒。一家人干活絕無唱過一口便袖手看戲的道理。老人來叫他們吃早飯,(搶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讓他們歇那么小小一會兒,卻無人動作,無人答話,似乎對田埂上的呼喚置若罔聞,連抬頭看一眼的工夫也沒有。不如此,便寫不出搶插的緊張程度。
結句“秧根未穩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似乎是田夫對送飯老人的回答:“您瞧這稻苗還不栽穩,再說這塊田還沒插完,您把飯放這兒,我們呆會兒就吃,您得趕緊回去照看好那幫雞鴨鵝們,它們要來到田里,可就糟了。”
楊萬里簡介
唐代·楊萬里的簡介
![楊萬里](/d/file/p/a434b331746fc5e9b123b602b0331cf4.jpg)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 ? 楊萬里的詩(408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