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題蓬萊閣燈屏創作背景
“蓬萊閣”,在紹興市內。《會稽續志》:“蓬萊閣在州治設廳之后,臥龍山下。吳越王錢鏐建。”是當地的一處登臨勝地。“履翁”,即吳潛。吳潛在公元1249年(淳祐九年)后,赴越州(紹興)為浙樂安撫使,故稱之“帥越”。此詞應也作于是年。
絳都春·題蓬萊閣燈屏鑒賞
《絳都春》,《夢窗詞集》入“仙呂調”。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韻。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字。此調《夢窗詞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盡相同。所以各詞句數有些差異。大致可分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個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為正格。
“螺屏”三句,敘述觀賞燈屏及點明時間。此言蓬萊閣中的燈屏用翠綠色的螺鈿鑲嵌而成,當暮靄沉沉,晴空中星河閃爍之時,燈屏中就會點燃燭光,用以招徠人們前去觀賞。“路幕”四句,描述燈屏中的風景。此言燈屏上畫著路障屏幕,有人正在供香相迎;又有一隊開路的馬隊,塵土蔽空順風而來。而畫中的蓬萊閣好像就是海上仙山浮載在鰲背上一般,景色美妙而且仙氣飄逸。四句也從暗中點出了“履翁帥越”之意。“寶階”三句,述閣外的夜景。此言天上的北斗星像傾斜的街階一樣開始向西傾轉,月光明亮,夜空中清靜如水。上片描述屏中畫景及記述閣外的夜景。
“應記”三句,舊地重游。“千秋”兩句,化用漢丁令威學道,化鶴歸遼東的故事,事見《搜神后記》“漢丁令威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徘徊空中而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沖上天”。此處是說:雖然我離開這里像丁令威離開故鄉那樣已有多年,但是現在再到這兒舊地重游,我還是應該記得舊時山水的大致面目。“暗解”四句,憶及舊事。此處是說:記得從前我有一回曾與人一起游春,并且笙歌歡宴達旦至醉;有一次還暗地里解開繡花囊,取出一枚金錢來卜取吉兇禍福呢。“又上苑”三句,述眼前景色。“上苑”,即皇宮的上林苑。這里泛指越州的貴族花園。“一葦”,用達摩“一葦渡江”典故,這里借代小舟。此處是說:如今我們又來到了以前曾經游玩過的一處貴族花園中,并且在園中的舟上設宴為履翁洗塵接風,酒宴處的四周景色仿佛處在萬花似錦的畫鏡里一樣。下片追憶舊事,并照應“履翁帥越”詞題。
吳文英簡介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d/file/p/2f0ebd750a307f2730ef6f52bc8416fe.jpg)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猜你喜歡
宣州崔大夫閣老忽以近詩數十首見示吟諷之下…郡齋
謝玄暉歿吟聲寢,郡閣寥寥筆硯閑。無復新詩題壁上,
虛教遠岫列窗間。忽驚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還。
再喜宣城章句動,飛觴遙賀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