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盧侍御通塘曲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夸九江通塘的風(fēng)光好,甚至勝過會稽的若耶溪。
通塘在什么地方啊?就在九江的西邊。
青藤綠蘿,裊裊依依,高掛碧樹;沙洲堤上,白鷴翩翩,時(shí)起時(shí)落,聚集在一起玩耍。
下游江岸陡立如石門,上游堵出一片平湖,水波蕩漾;百丈深的金潭映照著天空的云彩和太陽。
那里來的神仙般的釣魚翁,和著敲船棹的節(jié)奏唱著優(yōu)美的漁歌,趣味不凡啊!
正是相逢不相識,來回通塘都繞道走,不愿意與俗人交往。
更美的是:江邊沙洲旁一雙白皙的雙腳在清澈的水中嬉戲,哈,原來是一位浣紗的妙齡女郎。
細(xì)細(xì)圍著綠潭轉(zhuǎn)了個(gè)圈,潭水變得越來越清幽,就像是傳說中武陵源的碧水清流。
那漁翁就像秦朝人與雞犬一道生活在桃花源,若把通塘與桃花源比較,桃花源也要害羞。
去了通塘就不想回家,去十次、九次都是玩到很晚才回家。
偶爾遇到如此佳境,怎么不叫人陶醉萬分?忽然有一只鳥從天邊飛來。
明媚的月亮也出山了,好給游子照亮回家的路,秋風(fēng)勁起,四周的苦竹也唱起送別的歌聲。
遙望天上的星河,我們唱起陽春白雪,坐在船舷,把雙足垂在清波中撥弄白浪。
那古代的隱士梁鴻隱居在會稽的時(shí)候,恐怕也不知道此地有如此美景如此樂事吧?
注釋
⑴盧侍御前有《通塘曲》,太白作此和。侍御,官名,即侍御史。《新唐書·百官志·御史臺》:侍御史六人,從六品下。掌糾舉百僚及入閣承詔,知推、彈、雜事。
⑵耶溪:即若耶溪,溪名。在浙江紹興市若耶山,北流入運(yùn)河。相傳為西施浣紗之所。
⑶尋陽:即潯陽,唐代郡名。今江西九江市。
⑷裊裊:也作“嫋嫋”,柔弱貌。
⑸白鷴:鳥名。又名銀雉,似山雞而白色。《爾雅注》:白鷴似鴿而大,白色紅臉,可愛。
⑹滄浪翁:即滄浪老人,指隱者。
⑺鼓棹:劃槳行船。
⑻浦:水邊。
⑼武陵:秦漢郡名。即今湖南常德。因桃花源在武陵,故代指桃花源。
⑽秦人二句:謂桃花源比不上通塘。晉代桃花源里的人,都是避亂的秦人的后代。“雞犬桃花里”,是桃花源里的景象。
⑾遲回:徘徊。
⑿行子:出行的人。
⒀白雪:即《陽春白雪》,古代高雅的民歌,后一般指高雅的文藝作品。這里譽(yù)稱盧侍御的《通塘曲》。
⒁梁鴻句:《后漢書·逸民傳》:(梁鴻)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舉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庸能使其妻敬之如是,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德耀,梁鴻妻孟光字。按:梁鴻依皋伯通之吳,當(dāng)時(shí)尚無“吳郡”之稱,其地隸屬會稽郡。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94頁
和盧侍御通塘曲鑒賞
全詩可分為五段。前四句為第一段,接過盧侍御《通塘曲》“通塘好”的話題,總言通塘好,并指出通塘所在。青蘿四句寫通塘的人物活動。釣翁,都是隱者,鼓棹、漁歌,志趣不一,互不交往,互不相識。
浣紗女郎,足膚鮮白,在清水的映襯之下,格外好看。以上是正面實(shí)寫。行盡四句為第四段,言通塘可與武陵的桃花源相媲美,甚至超過桃花源。
前二句說通塘湖面碧流幽靜,疑是桃花源的溪流;后二句說,桃花源里雞鳴犬吠的景象甚至比不上通塘之美。這是側(cè)面虛寫。“通塘不忍別”等十句寫詩人游覽通塘的感受。前二句說游通塘不忍離去,徘徊猶豫。
偶逢四句寫偶逢佳境而心醉。佳境即:鳥從天來,月出山青,風(fēng)吹竹響。這些都透露出通塘的“幽”來。長吟四句詩人說自己口誦著盧侍御的佳句,眼望銀河,足撥清波,心情無比舒暢,想到梁鴻和其妻孟光當(dāng)年在會稽過得那么和諧愉快,但也比不上自己游通塘這么快樂。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送陳仲慈叔慈兄弟應(yīng)選入都
: 歐必元
君不見南海翡翠光五彩,出疆增價(jià)踰千倍。又不見合浦雙明珠,入都聲價(jià)重璠玙。
此物有神終自合,時(shí)來何但守方隅。偉哉陳氏之二子,騰驤奮轡東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