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雖然已經(jīng)從軍入幕也只是徒勞無為,生活是這般無聊,我只有獨自登上高城。
看沙洲上的禽鳥因失去伴侶而翹首遠望,江邊的樹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的陰影。
邊境的征伐一直拖延未能取勝,可繁重的軍需賦稅已把地方榨得民窮財盡。
唉,可嘆那賈誼空有游刃有余的韜略,縱然成天作賦論兵也不過是虛度光陰。
注釋
有客:詩人在鄭亞幕府充任幕僚,故自稱“有客”。虛:徒勞,枉自,白白地。投筆:投筆從戎的省語。
無憀(liáo):即無聊,空虛、無所依托的樣子。
沙禽:停留在沙洲上的水鳥。
著:附著。
遽(jù):傳遞官府文書的驛車。稽(qǐ):遲延。天討:朝廷對入侵者的征討,此指對西北邊地黨項族的征討。
地征:土地賦稅的征收。
賈生:指西漢政治家和文學家賈誼。游刃極:游刃有余,應(yīng)付自如。
參考資料:
1、(唐)李商隱著 張強 劉海寧解評.李商隱集 名家選集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12-113頁
2、李淼著.李商隱詩三百首譯賞:長春出版社,1990.12:第257頁
城上創(chuàng)作背景
《城上》是詩人隨鄭亞到桂林任職,初年登樓望遠觸景傷懷之作。隨鄭亞到桂州,是詩人遠離長安從此開始天涯漂泊的時期,他的目標是想有所作為再返回長安任職,但是實際上幻想全被現(xiàn)實擊碎,來到僻遠的桂林,作為一個幕僚,還是無所事事,于是寫下這首詩吐露心中的愁郁。
參考資料:
1、李淼著.李商隱詩三百首譯賞:長春出版社,1990.12:第257頁
城上鑒賞
首聯(lián)“有客虛投筆,無憀獨上城”感嘆自己無所事事,因“上城”遠眺,擬消散心中之“無憀”。“虛”字極佳,將投筆從戎的心事勾起。“獨”字傳神,萬般無奈獨上城樓。
頷聯(lián)“沙禽失侶遠,江樹著陰輕”寫望中景色,失伴的鳥,樹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暗影,景語即情語,這些景色是凄清空落的,這一切也壓在詩人的心頭。
頸聯(lián)“邊遽稽天討,軍須竭地征”由景物轉(zhuǎn)入議論時事,詩人慨嘆討寇不力而軍需賦稅苛繁弄得民窮財盡。就算目睹國勢動亂,自己縱有韜略,也不過是虛度光陰。國事維艱,這一聯(lián)給讀者以喘不過氣來的重壓。
尾聯(lián)“賈生游刃極,作賦又論兵”宕開一筆,只言才智足以匡國的賈誼被棄之不用。由此上溯首句“虛投筆”之語,一個心憂國事、渴望報效國家的形象躍然紙上。這一聯(lián)情感憤激,極寫詩人心中的苦悶。
詩人登城眺遠,寫景抒懷,以抒發(fā)其壯志難酬的苦悶,寫得情景交融,含而不露,頗有韻味。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春夢軒,為江西按察司書吏張永年贈別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yīng)如愿,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