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臺遙碧堂
[宋代]:黎道華
三真駕鶴朝上清,金童前導雙霓旌。
去如摶風不復返,至今霧雨愁青冥。
空山樓觀才煙靄,山根水作青羅帶。
道人綠發映方瞳,呼吸嵐光餐沆瀣。
瀛洲有路接蓬壺,欲往從這無飛車。
白浪如山海風惡,此時目斷空愁予。
何發散發一堂上,水色山容相蕩漾。
賦詩把酒弄清暉,酒入奇胸詩益壯。
三真在天今幾秋,瑤林琪樹連瓊樓。
會看云鶴下塵世,金石巖前尋舊游。
三真駕鶴朝上清,金童前導雙霓旌。
去如摶風不複返,至今霧雨愁青冥。
空山樓觀才煙靄,山根水作青羅帶。
道人綠發映方瞳,呼吸嵐光餐沆瀣。
瀛洲有路接蓬壺,欲往從這無飛車。
白浪如山海風惡,此時目斷空愁予。
何發散發一堂上,水色山容相蕩漾。
賦詩把酒弄清暉,酒入奇胸詩益壯。
三真在天今幾秋,瑤林琪樹連瓊樓。
會看雲鶴下塵世,金石巖前尋舊遊。
唐代·黎道華的簡介
黎道華,字師俁(《詩家鼎臠》卷下作名師俁,字道華),臨川(今屬江西)人。道士。出家祥符觀。曾受《春秋》一鄧名世,學詩于謝逸。與曾艇、僧惠嚴號臨川三隱。事用清同治《臨川縣志》卷五三。今錄詩七首。
...〔
? 黎道華的詩(7篇) 〕
明代:
陳子升
歸心一發尉佗樓,一點晴煙見渡頭。三徑尚堪攜客入,中洲曾是為誰留。
青含浦樹喧黃鳥,綠遍江苗過白鷗。七十二峰無恙在,更于城郭念同游。
歸心一發尉佗樓,一點晴煙見渡頭。三徑尚堪攜客入,中洲曾是為誰留。
青含浦樹喧黃鳥,綠遍江苗過白鷗。七十二峰無恙在,更于城郭念同遊。
明代:
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鬥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
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裡、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餘霞霜發。
明代:
陳璉
天上歸來樂事多,慈闈納慶鬢雙皤。綵衣喜制錦繡段,春酒香浮金叵羅。
光見珠湖曾應識,名題虎榜舊登科。相逢政好論衷曲,奈此匆匆別意何。
天上歸來樂事多,慈闈納慶鬢雙皤。綵衣喜制錦繡段,春酒香浮金叵羅。
光見珠湖曾應識,名題虎榜舊登科。相逢政好論衷曲,奈此匆匆別意何。
明代:
林大春
當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歸遠渚,孤月出高天。
魯壁存經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闕下,灑落向江邊。
當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歸遠渚,孤月出高天。
魯壁存經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闕下,灑落向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