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
[宋代]:張嵲
憶昔游河梁,對床三夜語。
平生慷慨心,遠別顏亦苦。
朔風黃葉深,尚記軀車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猶屢顧。
重經分手地,物色宛如許。
懷人感河山,撫節驚寒暑。
別來世事多,瑣細不足數。
惟有綠林徒,跳梁猶若故。
漢南十二州,一半為盜據。
向之西來師,猛鷙類熊虎。
從以萬馬群,旌旃蔽村塢。
惟知口打賊,未辨貍搏鼠。
徵求徒浚民,萬分一無補。
空令貧者斃,復使富室窶。
去年粟如金,艱食古未睹。
今春瀕漢州,秋種不入土。
如何十萬師,不辦一朝貯。
傳聞許汝郊,平民盡俘擄。
秋高馬首南,跬足仰誰御。
棲山無定居,處邑復多懼。
無資憂殍踣,有粟畏攘取。
懷安昔所戒,隨眾謀遠舉。
第恐向他州,未保終安堵。
悠悠四海間,托身定何所。
憂來如鼎燋,意亂若棼縷。
君家聚族多,巢幙多風雨。
胡為事遠游,遄歸莫容與。
憶昔遊河梁,對床三夜語。
平生慷慨心,遠別顔亦苦。
朔風黃葉深,尚記軀車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猶屢顧。
重經分手地,物色宛如許。
懷人感河山,撫節驚寒暑。
別來世事多,瑣細不足數。
惟有綠林徒,跳梁猶若故。
漢南十二州,一半為盜據。
向之西來師,猛鷙類熊虎。
從以萬馬群,旌旃蔽村塢。
惟知口打賊,未辨貍搏鼠。
徵求徒浚民,萬分一無補。
空令貧者斃,複使富室窶。
去年粟如金,艱食古未睹。
今春瀕漢州,秋種不入土。
如何十萬師,不辦一朝貯。
傳聞許汝郊,平民盡俘擄。
秋高馬首南,跬足仰誰禦。
棲山無定居,處邑複多懼。
無資憂殍踣,有粟畏攘取。
懷安昔所戒,隨衆謀遠舉。
第恐向他州,未保終安堵。
悠悠四海間,托身定何所。
憂來如鼎燋,意亂若棼縷。
君家聚族多,巢幙多風雨。
胡為事遠遊,遄歸莫容與。
唐代·張嵲的簡介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
? 張嵲的詩(403篇) 〕
明代:
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明代:
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歎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宋代:
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不還。
明代:
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
梁成楠
溪行有深湍,山行無寸土。當暑踐炎石,似魚游熱釜。
對嶺見深林,林深防猛虎。殺人飲其血,手把髑髏舞。
溪行有深湍,山行無寸土。當暑踐炎石,似魚遊熱釜。
對嶺見深林,林深防猛虎。殺人飲其血,手把髑髏舞。
明代:
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