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孔昭畫山居圖為存誠賦
[唐代]:龔詡
大山峨峨氣凌眾,小山拱揖如賓從。流泉一派入溪遙,古木千章含雨重。
碩人自愛考槃樂,風光不減元公洞。盤中苜蓿長闌干,松葉釀成香滿甕。
詩書萬卷圣賢心,一生自足供我用。世間名利等韁鎖,豈肯垂頭受羈鞚。
不到城中知幾年,稚松尚憶移根種。憐渠世路苦奔馳,得失總成蕉鹿夢。
我生雖久在樊籠,每向江湖羨鱗縱。明當拂袖賦歸來,風月煙霞幸分共。
大山峨峨氣淩衆,小山拱揖如賓從。流泉一派入溪遙,古木千章含雨重。
碩人自愛考槃樂,風光不減元公洞。盤中苜蓿長闌幹,松葉釀成香滿甕。
詩書萬卷聖賢心,一生自足供我用。世間名利等韁鎖,豈肯垂頭受羈鞚。
不到城中知幾年,稚松尚憶移根種。憐渠世路苦奔馳,得失總成蕉鹿夢。
我生雖久在樊籠,每向江湖羨鱗縱。明當拂袖賦歸來,風月煙霞幸分共。
唐代·龔詡的簡介
龔詡(1381~1469)明代學者。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建文時為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后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為學官,堅辭,有《野古集》。
...〔
? 龔詡的詩(238篇) 〕
:
項安世
蜀道三千鬢發新,九重興念玉關人。芝函寶跡從天下,喚取歸來作近臣。
蜀道三千鬢發新,九重興念玉關人。芝函寶跡從天下,喚取歸來作近臣。
明代:
黃仲昭
按節遙沖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
柏府此時經舊宅,泉臺無路覓清顏。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
按節遙沖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
柏府此時經舊宅,泉臺無路覓清顔。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
明代:
邊貢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云猶帝里,山水即吾鄉。
硯拂秋嵐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雲猶帝裡,山水即吾鄉。
硯拂秋嵐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清代:
柳是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只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凌芍藥階前艷,并照莢蓉幕里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隻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淩芍藥階前豔,并照莢蓉幕裡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明代:
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甯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遊君始壯,風雲會見起潛鱗。
宋代:
呂本中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