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
[清代]:高其倬
崔巍碧云寺,壽安山南陬。前貌眾龍象,后植千松楸。
于經首作俑,魏豎復效尤。規制駭心目,宏麗無匹儔。
近屏羅翠嶂,遠勢交回洲。石室窈中空,繚垣屹外周。
鏤階鳳縭褷,琢壁龍蚴蟉。僣侈陋陵闕,豈止逾王侯。
當其繕構際,乾坤困征搜。攻石千仞岡,挽材萬里舟。
蒼生莽奔竄,四海輸琛賕。卿相稱義兒,穢名豐碑留。
刑馀胡敢然,童昏寄垂旒。紾臂奪之柄,蠱腹心舌喉。
鉗锧殺喬固,軒墀延共兜。上擅天賞罰,下快私恩仇。
敵張寇盜熾,木蠹禾生蟊。罪雖淪一族,禍乃延九州。
高廟血祀斬,泗鳳戕松楸。思陵葬無所,麥飯矧可求。
昌平寒食日,春慘風颼飂。民家敗紙錢,吹掛陵樹頭。
窮奇舊衣冠,乃得歸巖幽。百年有馀恨,烈士涕橫流。
偉哉張侍御,一洗異代羞!仆碑刬名字,伐冢為平疇。
茲事良義舉,我更借箸籌。圣賢律既往,褒罰語不浮。
善固揭百世,惡亦昭千秋。誅奸賴直筆,不系冢去留。
上世戮鯨鯢,封骨高崷崷。請肆彼遺骼,存此招魂丘。
用之作京觀,事異理亦侔。覆轍留眼前,后車庶回辀。
殷墟歌《離黍》,鑒之者有周。作詩述胸臆,以俟采風輶。
崔巍碧雲寺,壽安山南陬。前貌衆龍象,後植千松楸。
于經首作俑,魏豎複效尤。規制駭心目,宏麗無匹儔。
近屏羅翠嶂,遠勢交回洲。石室窈中空,繚垣屹外周。
鏤階鳳縭褷,琢壁龍蚴蟉。僣侈陋陵闕,豈止逾王侯。
當其繕構際,乾坤困征搜。攻石千仞岡,挽材萬裡舟。
蒼生莽奔竄,四海輸琛賕。卿相稱義兒,穢名豐碑留。
刑馀胡敢然,童昏寄垂旒。紾臂奪之柄,蠱腹心舌喉。
鉗锧殺喬固,軒墀延共兜。上擅天賞罰,下快私恩仇。
敵張寇盜熾,木蠹禾生蟊。罪雖淪一族,禍乃延九州。
高廟血祀斬,泗鳳戕松楸。思陵葬無所,麥飯矧可求。
昌平寒食日,春慘風颼飂。民家敗紙錢,吹掛陵樹頭。
窮奇舊衣冠,乃得歸巖幽。百年有馀恨,烈士涕橫流。
偉哉張侍禦,一洗異代羞!仆碑刬名字,伐冢為平疇。
茲事良義舉,我更借箸籌。聖賢律既往,褒罰語不浮。
善固揭百世,惡亦昭千秋。誅奸賴直筆,不系冢去留。
上世戮鯨鯢,封骨高崷崷。請肆彼遺骼,存此招魂丘。
用之作京觀,事異理亦侔。覆轍留眼前,後車庶回辀。
殷墟歌《離黍》,鑒之者有周。作詩述胸臆,以俟采風輶。
唐代·高其倬的簡介
高其倬(1676(丙辰年)—1738)清代官員、詩人。字章之,號美沼、種筠,遼寧鐵嶺人,隸漢軍鑲黃旗,指頭畫創始人高其佩堂弟。康熙三十三年進士,遷內閣學士。世宗朝歷云貴、閩浙、兩江總督。在閩請解除民間出海貿易禁令,后以故降為江蘇巡撫。乾隆初,官至工部尚書,卒謚文良。有奏疏及《味和堂詩集》。
...〔
? 高其倬的詩(26篇) 〕
清代:
孔繼瑛
有子悲風木,饑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悵馀生。
載主親封篋,棲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
有子悲風木,饑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悵馀生。
載主親封篋,棲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
元代:
丁鶴年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
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
高人嗟逝矣,靜樂尚求詩。豈意無為道,翻成罔極悲。
二難勤繼述,一默付希夷。飲水心愈潔,看山意更遲。
宋代:
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
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雲非遠別,念與始謀乖。
欲求連牆居,故作千裡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
清代:
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
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裡與萬裡,極目何能望。
齧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餘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唐代:
陳元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