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紀善世昌致仕歸鄉
[明代]:楊榮
鳥倦歸舊林,魚潛依故淵。物性尚如此,人道豈不然。
張君清流彥,早歲志精專。德行務脩省,問學深窮研。
一自永樂初,擢桂偕群賢。親藩列清秩,輔導心乾乾。
清操挺松柏,豈為桃李妍。設醴眷彌厚,匡正情愈堅。
流光倏已邁,奄忽三十年。顧惟衰老至,白發已盈顛。
鵬程宜遠舉,素志未獲宣。封章達九重,乞身返林泉。
圣情特矜憫,詔許歸園田。朝出薊門道,暮登潞河船。
鴻鵠遂遠適,不為羈絆牽。迢迢閩關路,遙望渺南天。
親賓共迎候,歡然相后先。溪山澹清曠,風月藹無邊。
壺觴適優逸,杖履愜盤旋。愿言慎調攝,壽祉永綿綿。
鳥倦歸舊林,魚潛依故淵。物性尚如此,人道豈不然。
張君清流彥,早歲志精專。德行務脩省,問學深窮研。
一自永樂初,擢桂偕群賢。親藩列清秩,輔導心乾乾。
清操挺松柏,豈為桃李妍。設醴眷彌厚,匡正情愈堅。
流光倏已邁,奄忽三十年。顧惟衰老至,白發已盈顛。
鵬程宜遠舉,素志未獲宣。封章達九重,乞身返林泉。
聖情特矜憫,詔許歸園田。朝出薊門道,暮登潞河船。
鴻鵠遂遠適,不為羈絆牽。迢迢閩關路,遙望渺南天。
親賓共迎候,歡然相後先。溪山澹清曠,風月藹無邊。
壺觴適優逸,杖履愜盤旋。願言慎調攝,壽祉永綿綿。
唐代·楊榮的簡介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秘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并稱三楊。卒謚文敏。有《后北征記》、《文敏集》。
...〔
? 楊榮的詩(307篇) 〕
明代:
孫傳庭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游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余潦倒有新題。
浮舟歡賞畫樓西,煙樹微茫夜欲迷。辟暑堪同河朔飲,遊仙漫問武陵溪。
澗泉響逐歌聲遠,山月光隨舞袖低。既醉難傾今夕意,笑餘潦倒有新題。
:
顧隨
真把人間比夢間。子云亭下葉初丹。炷香縱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
辭北國,入西川。殷勤猶自寄詩篇。便教來世為兄弟,話到今生已惘然。
真把人間比夢間。子雲亭下葉初丹。炷香縱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
辭北國,入西川。殷勤猶自寄詩篇。便教來世為兄弟,話到今生已惘然。
清代:
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願已違。北鬥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
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宋代:
方岳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
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儕七不堪。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
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儕七不堪。
:
弘歷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愿,民財慮費多。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願,民財慮費多。
清代:
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