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張果先生
[唐代]:李頎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游城郭里,浪跡希夷際。應物云無心,逢時舟不系。
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凈肌膚,青松養身世。
韜精殊豹隱,煉骨同蟬蛻。忽去不知誰,偶來寧有契。
二儀齊壽考,六合隨休憩。彭聃猶嬰孩,松期且微細。
嘗聞穆天子,更憶漢皇帝。親屈萬乘尊,將窮四海裔。
車徒遍草木,錦帛招談說。八駿空往還,三山轉虧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來詣。受箓金殿開,清齋玉堂閉。
笙歌迎拜首,羽帳崇嚴衛。禁柳垂香爐,宮花拂仙袂。
祈年寶祚廣,致福蒼生惠。何必待龍髯,鼎成方取濟。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遊城郭裡,浪跡希夷際。應物雲無心,逢時舟不系。
餐霞斷火粒,野服兼荷制。白雪淨肌膚,青松養身世。
韜精殊豹隱,煉骨同蟬蛻。忽去不知誰,偶來甯有契。
二儀齊壽考,六合隨休憩。彭聃猶嬰孩,松期且微細。
嘗聞穆天子,更憶漢皇帝。親屈萬乘尊,將窮四海裔。
車徒遍草木,錦帛招談說。八駿空往還,三山轉虧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來詣。受箓金殿開,清齋玉堂閉。
笙歌迎拜首,羽帳崇嚴衛。禁柳垂香爐,宮花拂仙袂。
祈年寶祚廣,緻福蒼生惠。何必待龍髯,鼎成方取濟。
唐代·李頎的簡介
李頎(690-751),漢族,東川(今四川三臺)人(有爭議),唐代詩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縣尉的小官,詩以寫邊塞題材為主,風格豪放,慷慨悲涼,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 李頎的詩(135篇) 〕
明代:
胡應麟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云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雲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唐代:
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宋代:
朱淑真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么。
無事江頭弄碧波,分明掌上見嫦娥。不知李謫仙人在,曾向江頭捉得麼。
宋代:
陳大方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點紅塵不許留。
青鳥豈傳金母信,彩鸞應返玉皇樓。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點紅塵不許留。
青鳥豈傳金母信,彩鸞應返玉皇樓。
:
范景文
春流馀閏雨花明,介壽長延夏氣清。水木自吳天衍派,璽書專尚月為卿。
同人應語偕憂樂,獨往寧堪滯釣耕。聊選江山娛此日,白門楊柳正藏鶯。
春流馀閏雨花明,介壽長延夏氣清。水木自吳天衍派,璽書專尚月為卿。
同人應語偕憂樂,獨往甯堪滯釣耕。聊選江山娛此日,白門楊柳正藏鶯。
宋代:
范成大
冷艷頩容一笑開,休將鸞扇更徘徊。
箜篌細寫歸舟字,彷佛游仙夢里來。
冷豔頩容一笑開,休將鸞扇更徘徊。
箜篌細寫歸舟字,彷佛遊仙夢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