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鷓天
[宋代]:晏幾道
陌上蒙蒙殘絮飛
杜鵑花里杜鵑啼
年年底事不歸去
怨月愁煙長為誰
梅雨細,曉風微
倚樓人聽欲沾衣
故園三度群花謝
曼倩天涯猶未歸
陌上蒙蒙殘絮飛
杜鵑花裡杜鵑啼
年年底事不歸去
怨月愁煙長為誰
梅雨細,曉風微
倚樓人聽欲沾衣
故園三度群花謝
曼倩天涯猶未歸
唐代·晏幾道的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 晏幾道的詩(329篇) 〕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
弘歷
架木為高閣,疏泉得廓池。淙聲階下聽,秀色座間披。
笙奏新篁籟,衣沾宿霧絲。景參米氏畫,神會謝家詩。
架木為高閣,疏泉得廓池。淙聲階下聽,秀色座間披。
笙奏新篁籟,衣沾宿霧絲。景參米氏畫,神會謝家詩。
明代:
王邦畿
天氣肅肅霜氣深,草木黃落日白沉。鳳皇不鳴朱絲琴,君行不遠傷人心。
四時疾轉無停針,鴛鴦刺繡成錦衾。鴛鴦不棲遠樹林,林風吹有南北音。
天氣肅肅霜氣深,草木黃落日白沉。鳳皇不鳴朱絲琴,君行不遠傷人心。
四時疾轉無停針,鴛鴦刺繡成錦衾。鴛鴦不棲遠樹林,林風吹有南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