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作者
佳人才子共雙雙,紈扇輕搖玉體涼,荷錢貼水滿池塘。拭羅裳,一半兒斜披
一半兒敞。
南樓昨夜雁聲悲,良夜迢迢玉漏遲,花梧樹底葉成堆。被風吹,一半兒沾泥
一半兒飛。
見佳人縞素一身穿,閣著淚汪汪在墳墓前,哭著痛人天。一只手匙撩一半兒
蹇。
見佳人縞素一身穿,閣著淚汪汪在墳墓前,哭著痛人天。一隻手匙撩一半兒
上一首:張可久《【雙調】燕引雛 有感》
下一首:阿里西瑛《【商調】涼亭樂 嘆世》
唐代·未知作者的簡介
明代: 邊貢
聞結茅亭傍水邊,幾時同泛釣魚船。酒賓詩主東南美,霽月光風上下天。
白雪可須推郢調,黃州真屢夢坡仙。休嫌小隱鄰城市,心遠由來地自偏。
宋代: 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宋代: 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元代: 張昱
萬夫起銅盤,拔地一千丈。寧知白露華,暗滿菊花上。
萬夫起銅盤,拔地一千丈。甯知白露華,暗滿菊花上。
明代: 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隻遊嬉。行雲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唐代: 張立
四十里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四十裡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