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師(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晉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的長子,晉文帝司馬昭的同母兄,晉武帝司馬炎的伯父。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司馬師為人沉著堅強,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譽,雅有風采。與父親司馬懿策劃高平陵政變誅殺權臣曹爽。在司馬懿死后接管其軍政勢力,獨攬朝廷大權。內(nèi)政上,司馬師制定了選拔官吏的法規(guī),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使其各有職掌,朝野肅然。軍事上,司馬師也曾用計于新城之戰(zhàn)中擊潰吳國諸葛恪的大軍。
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廢魏帝曹芳,改立高貴鄉(xiāng)公曹髦為帝。次年,親自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回師途中病死,時年四十八歲,謚號“忠武”。后被追尊為晉景王。西晉建立后,被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