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起(?-前381年 ),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區西)人。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吳起早年學儒術于曾申門下,后棄儒學兵。最初在魯國時,受命指揮魯軍擊敗齊國。之后前往魏國,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揮魏軍屢次擊敗秦國,占領河西之地,為首任西河郡守,同時改革兵制,創建魏武卒,“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轉投楚國,初任宛守,一年后被楚悼王任命為令尹,進行以打擊、限制舊貴族勢力,加強軍隊建設的變法。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短時間內成功增強了楚國國力,使楚國出現“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一度大敗魏國,“馬飲于大河”的強盛局面。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吳起因厲行變法而得罪守舊貴族,慘遭殺害。
吳起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內政及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與孫武并稱“孫吳”。其所著《吳子》(一說為后人偽作)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唐肅宗時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封廣宗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