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越忠獻王錢佐(928年—947年6月22日),原名錢弘佐,字元佑 (一作字祐),杭州臨安(今浙江臨安)人,吳越文穆王錢元瓘第六子,母許氏 ,吳越第三位國君,吳越天福六年(941年)到吳越開運四年(947年)在位。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錢元瓘初以五子錢弘僔為世子,天福五年(940年)錢弘僔薨,追贈孝獻世子,而錢弘佐得封鎮海、鎮東節度副使、檢校太傅。后晉天福六年(941年),錢元瓘去世,錢弘佐于當年九月庚申即位于王宮倦居堂。十一月,后晉封以鎮國大將軍、右金吾衛上將軍、員外置同正員、領鎮海鎮東等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吳越國王,食邑一萬戶,實封一千戶。天福七年賜保邦宣化忠正戴功臣,加食邑七千戶。天福八年(943年)賜吳越國王玉冊。后晉開運二年(945年),閩國內亂,錢弘佐派軍與南唐瓜分閩國,占領福州。
錢弘佐喜好讀書,性情溫順,很會做詩。即位后,因尚年幼,無力控制下屬的驕橫,又曾寵信諂媚之人,然而終能摘奸發伏,亦不失果斷。開運四年(947年),錢弘佐去世于王宮咸寧院西堂,時年二十歲,后漢贈謚號忠獻王,吳越上廟號成宗。錢佐死后,其弟錢弘倧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