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彧(439年12月9日~472年5月10日),字休炳,小字榮期,徐州彭城郡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南朝宋第七位皇帝(466年~472年在位),宋武帝劉裕的孫子,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宋孝武帝劉駿異母弟,母為沈容姬。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劉彧生母早逝,由孝武帝之母路太后撫養成人,初封淮陽王,后改封湘東王,歷任秘書監、中護軍、侍中兼衛尉、領軍將軍等要職。前廢帝劉子業即位后,出任南豫州刺史。景和元年(465年),殺死劉子業后即位。執政前期,平定劉子勛“義嘉之難”及方鎮叛亂,耗損國力,導致北魏侵占山東和淮北地區;為防范孝武帝劉駿諸子等宗室奪位,劉彧肆意屠殺皇親宗室、功臣名將,削弱統治階層力量,導致王朝自此衰敗,寒門武將蕭道成趁勢崛起。
泰豫元年(472年),病逝,時年三十四歲,謚號明皇帝,廟號太宗。愛好文學創作,曾撰寫《江左以來文章志》、續衛瓘所注《論語》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