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贊庭,電影攝影師,1930年出生,臺中豐原人。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57年拍攝《愛情十字路》正式掌鏡。次年因為兵役問題入軍中服役,退伍后仍回中影任職,但卻因為兩年的空缺而無緣升任攝影師。這期間曾赴日本學習彩色攝影的技術,并受到日本寫實風格的影響。1964年正式升任為中影公司的攝影師,時值國片由黑白片轉為彩色片,中影將其外借給香港的天南公司,拍攝個人第一部國語彩色片《新婚大血案》。1965年拍攝國聯的《菟絲花》,受到李翰祥的賞識,李翰祥以三倍于中影的薪資聘請林贊庭為國聯公司的攝影師,然而受到剛回國的白景瑞的勸說,白景瑞以「以后只要我當導演,攝影師一定是你林贊庭」一句話,留下了林贊庭,之后兩人于1967年以《寂寞的十七歲》雙雙拿下最佳導演與最佳彩色攝影獎,奠定了他們在影壇的地位,并建立起兩人長久且良好的合作關系。
1970年代,仍拍片不輟,并開始與新一代導演劉家昌、陳耀圻、王銘燦、萬仁、王童、林清介等人合作。1981年因為自組的益豐片廠(贊益企業有限公司)業務繁重,申請自中影退休獲準,從此致力片廠經營,提供廣告片、MTV、電視節目攝制及器材租用等業務。
1991年,赴大陸拍攝好朋友電影公司的《燒郎紅》之后,為日本電通株式會社映像部廣告片擔任臺灣外景制片迄今,并曾于1994年至1999年擔任中國臺灣地區電影攝影協會第三、四屆理事長。
電影攝影作品迄今多達一百三十余部,除1968年以《寂寞的十七歲》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彩色攝影獎外,1973年,以《愛的天地》獲第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彩色影片攝影獎;1974年,以《雪花片片》獲第二十屆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獎;1975年,以《女朋友》獲第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彩色影片攝影獎;1976年,以與林鴻鐘合攝的《梅花》獲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彩色影片攝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