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式邦(1911年8月10日—2010年12月29日),浙江吳興人。中國近現代農業昆蟲學家。畢業于上海滬江大學生物系。曾任南京中央農業實驗所技士。曾獲全國勞動模范金質獎章,全國科學大會獎,法國農業部功勛騎士勛章,中國科學院榮譽獎等項獎勵。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邱式邦,1911年8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吳興縣(今湖州市),1931年考入滬江大學(今上海理工大學)生物系。1936年,到南京中央農業實驗所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后,實驗所向西南搬遷,他被分配在該所廣西柳州沙塘工作站,繼續從事害蟲研究。1949年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動物系學習。
1951年10月回國,先后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防治研究室任研究員、室主任。1964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1975年在全國植物保護工作會議上,邱式邦又作了有關“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報告。就在這次大會上,農業部正式確定了“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中國植物保護工作的方針,從而推動了植物保護事業的發展。
1978年,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害蟲綜合防治專家委員會委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3年,任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1985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2010年12月29日,邱式邦院士病情危重,29日晚23時36分,邱式邦院士在北京市老年醫院病逝,享年100歲。2011年1月4日上午,邱式邦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