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克爾·詹森(Michael C. Jensen)是真正橫跨經濟學和公司財務與治理兩大領域的大師級學者,他的某些前沿研究甚至達到舉座皆驚的地步。除了在資本市場理論中確立舉足輕重地位外,他還在公司控制理論和資本結構理論方面做了開創性工作是代理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邁克爾·詹森博士畢生致力于研究公司組織對于財務問題的影響。對全世界的財務界來說,邁克爾·詹森無疑是貢獻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學者之一。他著作的特點在于原創性高、強調觀念的啟發而非繁復的數學,而且對于實際世界有很大的影響力。邁克爾·詹森博士對于財務學界最大的貢獻在于將代理問題(Agencyproblems)引入對公司財務問題的分析。在1976與Meckling博士一同發表的論文中,他們認為公司內不同組成分子間可能有嚴重的利益沖突;在分析公司的財務問題時,應將這些可能的沖突納入考慮,該文并詳細討論「管理者與小股東之間」以及「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沖突。該文自發表之后,到目前為止都一直被學界廣泛的引用。而現在大家可以朗朗上口的說法,如「負擔沉重的債務人有強烈追求高風險的動機」、「持股比例低的管理者會濫用公司資源」等,都是由該文所首先提出來的。
邁克爾·詹森的研究對于資本結構(Capitalstructure)的理論與實務有重大的影響。在一篇1986年所發表的論文中,他指出資金充沛而缺乏投資機會的公司可能有嚴重的代理問題。這些公司的管理者很可能寧愿將資金投資于報酬率低的投資計劃,也不愿意將資金分配給投資人。他建議這些公司應該大幅提高負債比率以減少管理者可以支配的現金流量。很多人認為Jensen博士這篇論文是造成美國1980年代后期舉債購并(Leveragedbuyout)風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對公司財務(Corporatefinance)有重大貢獻之外,邁克爾·詹森對于共同基金的研究也有深遠的影響。在一篇發表于1968年的論文中,邁克爾·詹森提出Jensensα的指標;他建構該指標的基本想法是認為共同基金的績效應由其所帶來的超額報酬而非總報酬來衡量。這個簡單明了的觀念一直到現在都還廣泛的被用來評估共同基金的績效。
邁克爾·詹森對于財務學界還有兩項重要的貢獻。首先,他所創辦的財務經濟期刊(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目前是財務學界最重要的兩大期刊之一。其次,由他擔任共同創辦人與董事長的社會科學電子出版公司(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Inc)是學者發表與查詢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的最重要來源。除此之外,Jensen博士也擔任過全球最重要的財務學會–美國財務學會(AmericanFinanceAssociation)的會長。
除了從事學術相關的工作外,邁克爾·詹森也曾擔任過許多公司與政府機構的顧問與董事,并曾多次在美國法庭與國會擔任專家證人。由于他杰出的表現,邁克爾·詹森曾獲得無數的榮銜。他于1996年獲選為美國人文暨科學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之院士,2002年獲選為美國財務學會之會士,同一年也成為歐洲公司治理機構(EuropeanCorporateGovernanceInstitute)的院士。他并曾獲得許多大學,包括瑞士伯恩大學(UniversityofBern)與他曾任教的羅徹司特大學,獲得榮譽博士學位。1990年他并獲得財富雜志(Fortunemagazine)選為「年度二十五位最迷人企業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