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北京滿族正紅旗舒穆祿氏,祖籍遼寧遼陽。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北京人藝編劇,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
個人資料簡介
- 姓名:老舍
- 英文名:Colin C.Shu,Lau Shaw
- 別名:老舍,絜青,鴻來,非我
- 字:舍予
- 原名:舒慶春
- 出生/生日:1899-02-03
- 逝世時間:1966-08-24
- 享年多少歲:67歲
- 出生地點:中國,北京
- 民族:滿族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后,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個人生活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我這一輩子》、《駱駝祥子》、《龍須溝》、《四世同堂》、《茶館》、《正紅旗下》、《文學概論講義》等。
老舍的原名叫什么:老舍的原名叫舒慶春。
老舍為什么投湖: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老舍遭到中學生紅衛兵“斗爭”和毒打以后,還面臨將要來到的更多的暴力折磨,他在這種境況下投湖自殺;身為作家,他死前卻未留一字遺書;他的尸體被火化后,當局不準留下骨灰。另外,他所遭到的迫害和死亡不是孤立的個案。 同一時期,北京有數千人被“斗爭”而死。實際是在“斗爭”過程中被打死,還有一大批人象老舍一樣在被“斗爭”、毆打和侮辱后自殺。
老舍兒子:老舍的兒子是舒乙(1935年6月2日—2021年4月21日),生于山東青島,祖籍北京,滿族,中共黨員,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工程師。
早年經歷
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復“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其墓碑上刻寫著老舍的一句話:“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1899年2月3日,老舍生于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戰爭中。全家靠母親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生活。
教育經歷
1908年,九歲得人資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后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范學校。
工作經歷
1918年畢業,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學當校長。兩年之后,晉升為京師教育局北郊勸學員,但是由于很難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舊勢力共事,很快便主動辭去了這份待遇優厚的職務,重新回到學校教書。1922年,受禮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開中學教國文,并在北京教育會、北京地方服務團工作。在此期間,他熱衷于社會服務事業,同時還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學補習英文。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UniversityofLondon)講師。在英國期間,老舍曾使用ColinC.Shu這個英文名字(應為其基督教教名)。1929年夏,離英回國,在新加坡滯留半年,任中學教員。1930年,回國任齊魯大學教授,邊寫作邊教學。1934年,任山東大學文學系教授。1937年,8月返齊魯大學任教。11月只身奔赴武漢。
寫作經歷
1921年,在《海外新聲》上發表《她的失敗》的白話小小說,署名舍予,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僅有700字。1923年,在《南開季刊》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1926年,在《小說月報》上連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第1期署名“舒慶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繼續創作,在英國共創作發表了長篇小說三部《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英國的教書生涯使老舍成為一名合格的作家。1931年,發表長篇《小坡的生日》。1932年,創作《貓城記》,并在《現代》雜志連載。此后幾年,陸續創作了《離婚》和《月牙兒》等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1936年,辭去山東大學教授一職專心從事寫作。9月,《駱駝祥子》在《宇宙風》連載,1939年該書由人間書屋正式發行。1939年,翻譯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倫敦出版,譯名為TheGoldenLotus,此版是為西方比較權威的《金瓶梅》譯本,先后發行四次。1944年,創作并由良友復興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1946年,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1957年,《茶館》發表于《收獲》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