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國瑛,1921年出生,是新中國第一批回國的留學生,是建設新中國的骨干。同時也是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錦江飯店創始人、著名華僑董竹君的三女兒。
她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董國瑛,1921年出生,是董竹君與夏之時的三女兒。
1941年6月,還是滬江大學學生的董國瑛,受上海城市部長張登指派,北上參加新四軍投身抗日,從上海乘船到海門青龍港上岸,由交通站沿秘密交通線,一站接一站北上送往新四軍軍部。那時的海門兵荒馬亂,隨處槍聲,日本兵與“和平軍”(偽軍)橫行霸道、無惡不作。歷盡一個半月長途跋涉的艱辛和風險,終于到達鹽城阜寧新四軍軍部。董國瑛十分自豪地說:“我們見到了陳云、張愛萍、陳同生等新四軍領導,第一次聽到了陳毅軍長的講話。”
董國瑛是參加新四軍的兩名大學生之一,被分到了師文工團工作。在這全新的隊伍、全新的環境里,她有著使不完的勁,教跳舞唱歌,編小型戲劇,組織排練,自搭戲臺,點起油燈,為部隊、群眾登臺演出。對內鼓勁,對外宣傳,攻打黃橋貼標語,進入六合貼布告。平日還護理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