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
詞語解釋
性命[ xìng mìng ]
⒈ ?指生物的生命。
例茍全性命于亂世。——諸葛亮《出師表》
偷性命。——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劉開《問說》
英life;
引證解釋
⒈ ?中國 古代哲學范疇。指萬物的天賦和稟受。
引《易·乾》:“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孔穎達 疏:“性者,天生之質,若剛柔遲速之別;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天壽之屬也。”
朱熹 本義:“物所受為性,天所賦為命。”
五代 齊己 《酬元員外見訪》詩:“《易》中通性命,貧里過流年。”
宋 明 以來理學家專意研究性命之學,因以指理學。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舉一世安于君父之讎,而方低頭拱手以談性命,不知何者謂之性命乎!”
鄭觀應 《盛世危言·學校》:“所拘者又復高談性命,衍説仁義,細析毫芒,而至于錢穀財賦之事,茫然罔曉也。”
⒉ ?生命。
引《荀子·哀公》:“故知既已知之矣……則若性命肌膚之不可易也。”
三國 蜀 諸葛亮 《出師表》:“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唐 韓愈 《東都遇春》詩:“譬如籠中鳥,仰給活性命。”
曹禺 《雷雨》第二幕:“蘩漪 :自從我把我的性命、名譽,交給你,我什么都不顧了。”
⒊ ?本性。
引《西湖佳話·孤山隱跡》:“所謂隱者,蓋謂其人之性情,宜於幽,洽於靜,癖好清閒,不欲在榮華富貴中,汩沒性命。”
國語辭典
性命[ xìng mìng ]
⒈ ?生命。
引《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文明小史·第一〇回》:「身上的肉也沒有了,再過兩天,只怕性命也難保了。」
近生命 人命
⒉ ?哲學上指萬物的秉性天賦。
引《易經·乾卦·彖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唐·孔穎達·正義:「性者,天生之質,若剛柔遲速之別;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夭壽之屬。」
英語life
德語Leben
法語vie
最近近義詞查詢:
消散的近義詞(xiāo sàn)
目瞪口呆的近義詞(mù dèng kǒu dāi)
填補的近義詞(tián bǔ)
黯淡的近義詞(àn dàn)
動員的近義詞(dòng yuán)
姿色的近義詞(zī sè)
至交的近義詞(zhì jiāo)
商鋪的近義詞(shāng pù)
平穩的近義詞(píng wěn)
伶人的近義詞(líng rén)
各種的近義詞(gè zhǒng)
特別的近義詞(tè bié)
逐步的近義詞(zhú bù)
打劫的近義詞(dǎ jié)
熱情的近義詞(rè qíng)
女郎的近義詞(nǚ láng)
爭奪的近義詞(zhēng duó)
同業的近義詞(tóng yè)
按摩的近義詞(àn mó)
終于的近義詞(zhōng yú)
掩藏的近義詞(yǎn cáng)
別人的近義詞(bié rén)
一心的近義詞(yī xīn)
考核的近義詞(kǎo hé)
隱約的近義詞(yǐn yuē)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