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弄
詞語解釋
簸弄[ bǒ nong ]
⒈ ?在手里擺弄。
英fiddle with;
⒉ ?挑動。
英foment discord;
引證解釋
⒈ ?玩弄;耍弄。
引唐 韓愈 《別趙子》詩:“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
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孫汝聽 曰:“詩意謂其懷寶自樂也。”
宋 文天祥 《跋<劉翠微罪言稿>》:“當(dāng) 檜 用事時,受密旨,以私意行乎國中,簸弄威福之柄,以鉗制人之七情,而杜其口。”
元 馬致遠(yuǎn) 《薦福碑》第一折:“一任著小兒簸弄,山鬼揶揄。”
清 沉起鳳 《諧鐸·達(dá)士報恩》:“簸弄狡獪伎倆,以博一笑。”
⒉ ?播弄。謂造謠生事,顛倒是非。
引《宣和遺事》前集:“天下不安,皆由 京 卞 二人簸弄。”
明 陳繼儒 《讀書鏡》:“至于工藝之人亦不可久留于家,與之親狎,此輩皆能變易聽聞,簸弄是非。”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后來發(fā)現(xiàn)‘ 英 人意似簸弄生事,外和內(nèi)譎,殊難信’,但 俄 公使表示積極援助,自覺有恃無恐。”
國語辭典
簸弄[ bǒ nòng ]
⒈ ?撫玩。
引唐·韓愈〈別趙子〉詩:「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
近搬弄 玩弄
⒉ ?造謠生事,顛倒是非。
引《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蔡京、蔡卞為人反復(fù)變詐,欺陷忠良,天下不安,皆由京、卞二人簸弄。」
最近近義詞查詢:
居住的近義詞(jū zhù)
上進(jìn)的近義詞(shàng jìn)
體面的近義詞(tǐ miàn)
根據(jù)的近義詞(gēn jù)
寫作的近義詞(xiě zuò)
今世的近義詞(jīn shì)
身故的近義詞(shēn gù)
依次的近義詞(yī cì)
追憶的近義詞(zhuī yì)
黑壓壓的近義詞(hēi yā yā)
時髦的近義詞(shí máo)
乞食的近義詞(qǐ shí)
意圖的近義詞(yì tú)
今朝的近義詞(jīn zhāo)
正統(tǒng)的近義詞(zhèng tǒng)
教員的近義詞(jiào yuán)
惡人的近義詞(è rén)
好身手的近義詞(hǎo shēn shǒu)
諸位的近義詞(zhū wèi)
腦袋的近義詞(nǎo dài)
教室的近義詞(jiào shì)
大名鼎鼎的近義詞(dà míng dǐng dǐng)
痛苦的近義詞(tòng kǔ)
面面俱到的近義詞(miàn miàn jù dào)
市集的近義詞(shì jí)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