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詞語解釋
旌旗[ jīng qí ]
⒈ ?旗幟。
例旌旗裂。——《資治通鑒·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鑒》
鐘鼓旌旗。——宋·蘇軾《教戰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
英banners and flags;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旗幟的總稱。
引《周禮·春官·司常》:“凡軍事,建旌旗。”
漢 應瑒 《弈勢》:“旌旂既列,權慮蜂。”
漢 枚乘 《七發》:“旍旗偃蹇,羽毛肅紛。”
三國 魏 曹植 《懷親賦》:“步壁壘之常制,識旌旗之所停。”
《宋書·謝晦傳》:“旍旂相照,蔽奪日光。”
宋 劉過 《沁園春·御閱還上郭殿帥》詞:“旌旗蔽滿寒空,魚陣整,從容虎帳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一·土魯番表文》:“旌旂閃爍,超越乎 墨烏戚爾。”
毛澤東 《西江月·井岡山》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⒉ ?借指軍士。
引唐 王昌齡 《青樓曲》之一:“白馬金鞍從 武皇,旌旗十萬宿 長楊。”
陳毅 《梅嶺三章》詩之一:“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 閻羅。”
國語辭典
旌旗[ jīng qí ]
⒈ ?旗子的通稱。也作「旍旗」。
引《周禮·春官·司常》:「凡軍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
《西游記·第四回》:「就替我快置個旌旗,旗上寫『齊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張掛。」
近旗幟
⒉ ?借指官兵、士兵。
引唐·王昌齡〈青樓曲〉二首之一:「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
英語gonfanon, banner
德語Banner (S)?
法語étendard, drapeau, bannière
最近近義詞查詢:
合同的近義詞(hé tóng)
一絲一毫的近義詞(yī sī yī háo)
正義的近義詞(zhèng yì)
產品的近義詞(chǎn pǐn)
協商的近義詞(xié shāng)
終身的近義詞(zhōng shēn)
連續的近義詞(lián xù)
若是的近義詞(ruò shì)
效力的近義詞(xiào lì)
風雨同舟的近義詞(fēng yǔ tóng zhōu)
源源不斷的近義詞(yuán yuán bù duàn)
雷同的近義詞(léi tóng)
女郎的近義詞(nǚ láng)
每日的近義詞(měi rì)
冷清的近義詞(lěng qīng)
調撥的近義詞(tiáo bō)
干練的近義詞(gàn liàn)
東瀛的近義詞(dōng yíng)
別人的近義詞(bié rén)
心理的近義詞(xīn lǐ)
消失的近義詞(xiāo shī)
恍然大悟的近義詞(huǎng rán dà wù)
體現的近義詞(tǐ xiàn)
木樨的近義詞(mù xī)
辛苦的近義詞(xīn kǔ)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mài mìng賣命
- èr bān二班
- zī dōng資東
- kē mù rú科目儒
- xiē xū些須
- zài zào再造
- bīn bīn yǒu lǐ彬彬有禮
- qū guāng dù屈光度
- dāng rán當然
- bài huài敗壞
- cāo zuò xì tǒng操作系統
- ér nǚ兒女
- ā zhèng阿正
- shì yǐ是以
- bái fà cāng cāng白發蒼蒼
- fēng chuī cǎo dòng風吹草動
- kǎo chá考查
- bǔ zhù補助
- jìn qù進去
- yī lù lái一路來
- yú mù hùn zhū魚目混珠
- wǔ sè zhào五色詔
- yuè guāng月光
- tiān rán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