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士
詞語解釋
吉士[ jí shì ]
⒈ ?猶賢人。
⒉ ?男子之美稱。
⒊ ?古新羅國官名。
⒋ ?明清時庶吉士的簡稱。
引證解釋
⒈ ?猶賢人。
引《書·立政》:“繼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國家。”
《漢書·元帝紀》:“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賢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
顏師古 注:“吉,善也。”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一:“召康公 為 成王 賦《卷阿》之詩,言求賢用吉士。”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所為歌誦其主之壽考福祿,而兼及於吉人吉士之多也。”
⒉ ?男子之美稱。
引《詩·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劉 氏女因嫂而得夫,懷吉士初非衒玉。”
清 李漁 《蜃中樓·耳卜》:“堪笑我誘人吉士,反自懷春。”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補救世道文件四種》:“從此老喉嘹喨,吟關關之雎鳩;吉士駢填,若浩浩乎河水。”
⒊ ?古 新羅國 官名。
引《北史·新羅傳》:“其官有十七等;一曰伊罰干,貴如相國,次伊尺干……次吉士,次大烏,次小烏,次造位。”
⒋ ?明 清 時庶吉士的簡稱。
引清 桂文燦 《經學博采錄》卷九:“休寧 戴東原 吉士 震,少從 婺源 江慎修 明經游,通天地人之學。”
清 桂文燦 《經學博采錄》卷九:“胡君 癸未下第,南歸,與吉士同舟,至 富春江 乃別。”
國語辭典
吉士[ jí shì ]
⒈ ?善士、賢人。
引《書經·立政》:「繼自今立政,其勿以?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國家。」
《漢書·卷九·元帝紀》:「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賢也。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
近良士 吉人 善人
⒉ ?男子的美稱。
引《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劉氏女因嫂而得夫,懷吉士初非衒玉。」
最近近義詞查詢:
光頭的近義詞(guāng tóu)
發起的近義詞(fā qǐ)
大作的近義詞(dà zuò)
特長的近義詞(tè cháng)
獨居的近義詞(dú jū)
蠻干的近義詞(mán gàn)
阻塞的近義詞(zǔ sè)
風險的近義詞(fēng xiǎn)
合格的近義詞(hé gé)
這樣的近義詞(zhè yàng)
毫不的近義詞(háo bù)
熱情的近義詞(rè qíng)
要是的近義詞(yào shì)
裁員的近義詞(cái yuán)
十全十美的近義詞(shí quán shí měi)
懲罰的近義詞(chéng fá)
不理的近義詞(bù lǐ)
調撥的近義詞(tiáo bō)
基礎的近義詞(jī chǔ)
拍照的近義詞(pāi zhào)
職能的近義詞(zhí néng)
特效的近義詞(tè xiào)
增長的近義詞(zēng zhǎng)
正色的近義詞(zhèng sè)
龐大的近義詞(páng dà)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