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貴清山位于漳縣南72公里處,是隴中黃土高原較為奇秀的自然風景區,現為省級森林公園,被譽為隴中的“小華山”。因其綿延長達18個村社,故有“貴清十八村”之說。貴清山為石灰巖地帶,群峰林立,怪石如云,森林公園林地面積3.2萬畝,原始森林遍布,...
秦長城遺址西端在甘肅臨洮縣城東23公里堯甸長城坡。南北向,黃土板筑,殘高1米左右。是秦代長城西端的起點,斷斷續續經渭源,隴西,通渭,會寧,靜寧等8縣入寧夏后,又回到甘肅境環縣,慶陽縣入陜西省,翻山越嶺,飛渡溝壑,穿沙漠草原,蜿蜒東去,止于鴨...
仁壽山森林公園位于甘肅省隴西縣城西南一華里處,占地882畝,東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隴西境內一座聞名遐邇、頗負盛譽、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邊仁壽”美傳。風景名勝重新規劃建設的仁壽山公園,依山附勢,隨峰就險,以綠為主,點綴景觀,分為...
蓮峰山景區被批準為渭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因九峰環峙,狀似蓮花而得名,俗稱馬鹿山,古亦稱西五臺。據考證,這里曾是伯夷、叔齊隱居,采蕨而食的主要場所,歷史上一些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為蓮峰山秀美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常有涉足。元代時期這里的宗教曾昌極一時...
平長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是集高科技農業產業、有機、綠色種植養殖、休閑采摘、垂釣、餐飲娛樂、水上樂園旅游觀光項目等為一體的生態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其中水上樂園以水上文化休閑娛樂項目為特色,配有海嘯池、環流河、大、小喇叭沖浪滑梯、沖天回旋滑梯、水...
通渭南特溫泉莊園以溫泉為主線,打造生態養生游得良性經濟循環,溫泉目前集商務、洗浴、溫泉、棋牌、健身、SPA等功能于一體,集中打造綜合性旅游休閑平臺。在溫泉洗浴是享受高檔次純天然保健,使皮膚光亮滑潤,強身健體。...
在渭源縣城25公里處。有一橫亙15華里的史前峽谷,它雖未及美洲大峽谷的規模,但峽谷之險,山峰之秀,景色之美麗,傳說之多。無愧為大自然神工鬼斧之佳作,它是大自然厚待渭源的又一物證。...
通渭縣溫泉,位于甘肅省中部通渭縣縣城西南8公里處的湯池河谷中,歷史悠久,飲浴效果獨特,浴可醫治百病,飲可提神美容。其水溫高、水量大,水質優而居西北溫泉之首,有“隴上神泉”之美譽。建有通渭溫泉度假區,接待海內外八方游客。...
位于隴西縣南安鄉一心村廟兒巷,相傳是李氏家族聚居地。“李家龍宮”由上、中、下三組建筑組成,殿堂林立,建筑巍峨,規模宏大,規格較廟為多,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懸掛“隴西堂”匾額。龍宮始建于唐中葉,后毀于兵災,今僅存牌樓。
隴西...
隴西保昌樓位于甘肅定西隴西縣渭河北河浦山峴口。風景名勝在城里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為隴西古稱鞏昌,所以保昌樓也即保佑鞏昌之意。適宜旅游時間隴西保昌樓年平均溫度7℃,降水較少,日照充足,溫差較大。
1883年,也就是清光緒九年,八月十八日,由鞏...
灞陵橋——素有“渭河長虹”之說。在渭源縣南城門外的清源河上,是一座古典純木結構臥式懸壁拱橋,俗稱“臥橋”。因橋身拱起,宛如長虹,有“渭水長。灞陵橋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系大將軍徐達西擊元將李思齊時,為渡渭河而建。初為平橋,傳說徐達夜夢受漢武帝愛...
馬家窟遺址因首先發現于臨洮馬家窯而得名,距今約5000--4500年。它包括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馬家窯文化和較晚期的齊家文化,還有更晚期的“寺洼文化”。下部迭壓著廟底溝類型文化層。房屋有方形,圓形,多為地下穴式,房址旁有公共墓地。隨葬彩陶較多...
甘肅省博物館座落在蘭州市七里河區,與友誼賓館以馬路相隔,是甘肅省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博物館。該館建于1956年,建筑面積2.1萬多平方米,展覽面積1.3萬多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型,中間五層,兩翼三層,后為展覽大廳,尾部有圓形講演廳。展覽大廳兩...
...
首陽山位于渭源縣東南34公里的蓮峰鄉享堂溝,海拔在2186--2509米之間,因其列群山之首,陽光先照而得名。風景名勝首陽山巍峨高峻,其主峰像一位盤腿端坐慈母,山灣正中為伯夷、督齊的墓冢。墳堆高2米,直徑3米,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下,幽靜肅穆。...
隴西古萊塢文化旅游創意園項目包括華盛歡樂世界(絲路文化動感體驗板塊)、渭水風情街(渭水風情展示體驗板塊)、隴西影視城(隴原文化影視基地板塊)、中醫藥養生谷(中醫藥生態旅游保健體驗板塊)四大板塊,以西域絲路文化、中醫藥養生文化、影視文化及隴西...
渭河,中國黃河較大的支流。流域范圍主要在陜西省中部。發源于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東至陜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南有東西走向的秦嶺橫亙,北有六盤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為東西二部︰西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東為關中平原區。
風景名勝渭河流域是中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