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長陵位于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筑規(guī)模較大,營建時間較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較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qū)內(nèi)主要的旅游景點之一。長陵的陵宮建筑,占地約12萬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進院落,前設(shè)陵門一座。其制為單檐歇山頂?shù)膶m門式建筑,面闊顯五間,檐下額枋、飛子、檐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構(gòu)件;其下辟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臺,左右建有隨墻式角門(已拆除并封塞)。院內(nèi),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于清代中期,碑亭則保存至今。第二進院落,前面設(shè)殿門一座,名為祾恩門。據(jù)《太常續(xù)考》等文獻記載,天壽山諸陵陵殿名為“祾恩殿”,殿門名之為“祾恩門”,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親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極之恩“意,長陵棱恩門,為單檐歇山頂形制,面闊五間(通闊31.44米),進深二間(通深14.37米),正脊頂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為單翹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頭的后尾作斜起的桿狀,與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內(nèi)明間、次間各設(shè)板門一道,稍間封以墻體。其中明間板門之上安有華帶式榜額,書“祾恩門”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時誤寫。門下承以旱白玉欄桿圍繞的須彌座式臺基。其欄桿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雙龍山自然風(fēng)景區(qū)
雙龍山自然風(fēng)景區(qū) 位于昌平區(qū)長陵鎮(zhèn)境內(nèi),遍地蔬果,山谷中有紅櫻桃、黃白杏、牛心紅李子、大蓋柿、紅山楂、大紅果、酸梨、蘋果、花椒等十余種果樹 1 萬株以上,年產(chǎn)各種干鮮果品 20 萬斤以上;山坡上遍布木蘭菜、黃花、石花、蕨菜等十幾種可食野菜,...
-
優(yōu)速卡丁車(勁松店)
全長750米的“全民漂移”賽道將酒吧環(huán)繞,設(shè)有12個不同難度等級的彎道,為了滿足大眾化;娛樂化的需求,賽道會不定期更換并會上演更多酷炫主題表演與活動! 賽道圖:...
-
康西草原
康西草原位于京郊延慶縣康莊鎮(zhèn)西北,距八達嶺長城15公里,西臨近官廳水庫,北靠海陀山,以遼闊的草原風(fēng)光和成群的駿馬牛羊而著稱。有草場3.2萬畝,設(shè)有跑馬場、垂釣區(qū),可策馬馳騁,可釣 魚野炊。康西草原氣溫恒低(年平均8.4℃),依山傍水,濕潤涼...
-
上地公園
上地公園位于上地信息產(chǎn)業(yè)基地的中心,上地環(huán)島西南角,西側(cè)是上地101中學(xué),開放性公園,小橋流水,桃紅柳綠,有兒童樂園,有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