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博物館于二00一年十月籌建,二00二年十月開館。藏品以沈家門漁港為主體,從漁、港、景三個方面展示普陀區域文化及漁都風情風貌。展覽分“海邊人家”、“漁都史跡”、“繁華漁港”、“港連九州”、“巨變”五部分,共有實物、模型、雕塑、照片等480余件,生動地介紹了漁民生產、生活習俗及漁都的形成、發展和開放后尤其改革開放后的巨大變化。寓教育、知識、趣味于一體,有較大的觀賞性。開館以來,已吸引了數萬名中外參觀者。普陀博物館設在一處頗有漁家特色的近代民居。此樓建于1943年,距今有近60年歷史,以前曾作為漁業商貿場所。該樓分上下兩層結構,總建筑面積為496.8平方米,設大堂和廂房,兩側對稱木梯和雕花欄桿十分精美,天井寬大,屋檐造型獨特,充分顯示了中國古老建筑方正、宏大的氣質。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聽潮石
聽潮石位于千步沙北端,上書的“聽潮”二字,出自吳興書畫家王震手筆。此處潮汐晝夜拍卷,俯石傾聽聲聲潮音,如雷貫耳,千古稱絕。...
-
普陀博物館
普陀博物館于二00一年十月籌建,二00二年十月開館。藏品以沈家門漁港為主體,從漁、港、景三個方面展示普陀區域文化及漁都風情風貌。展覽分“海邊人家”、“漁都史跡”、“繁華漁港”、“港連九州”、“巨變”五部分,共有實物、模型、雕塑、照片等480...
-
心字石
坐落在西天門下方,廣約300余平方米,圓渾平滑,中鐫刻一巨大的“心”字,此字長5米,寬7米,周邊近50米,中心一點可容八九人同坐,整個字可容近百人打坐,真可謂“心懷博大”,為普陀山較大的石刻文字。據傳觀世音菩薩曾在此石上講說“心經”。佛家以...
-
五十三參石
在二龜聽法石上端有五十三參石,大者側立百尺,小者相累若卵,縱橫拱峙,參差錯列,不僅生態各異,而且移步變形。群石縱橫拱峙,天然布列,傳說為53名羅 漢,在此聽觀音菩薩說法。隨著晨昏晴雨的交替和曉霧暮靄的變幻,這群奇譎的山巖,也會呈現出濃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