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大殿是松鳴巖較早的佛教建筑,松鳴巖佛寺初建于明永樂二年——正統二年(1404-1437年),河州都督劉昭自捐奉銀并倡導民眾捐資創修,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毀于戰亂,后重建,現存建筑為1985年重建。菩薩大殿為一間轉三兩挑檐四明柱的建筑格局,雕梁畫棟,彩繪精美,為松鳴巖現存規模較大較精美的佛教建筑。在這些建筑上充分體現了被國家文化部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回族磚雕,漢族木雕,藏族彩繪的獨特魅力。在菩薩大殿,還有一處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在觀音蓮花座底下,有一清泉,盈而不溢,涸而不竭,水質清洌,傳說它是觀音菩薩玉凈瓶中的甘露所化,飲之能驅百病,潤心神、遂心愿,故被人們稱之為神泉。據調查檢測,神泉的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具有醫療保健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神泉。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老王清真寺
清真老王寺位于臨夏市八坊腹地王寺街73號,俗傳某王氏倡建,故名王寺,民國37年(1948)新王寺建立,改稱老王寺,屬伊斯蘭教....
-
菩薩殿
菩薩大殿是松鳴巖較早的佛教建筑,松鳴巖佛寺初建于明永樂二年——正統二年(1404-1437年),河州都督劉昭自捐奉銀并倡導民眾捐資創修,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毀于戰亂,后重建,現存建筑為1985年重建。菩薩大殿為一間轉三兩挑檐四明柱的...
-
鹽鍋峽水庫
鹽鍋峽水庫因建造鹽鍋峽水電站而得。水庫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永靖縣境內,距省會蘭州7O公里,是黃河龍羊峽—青銅峽河段規劃中的第八梯級水電站,是黃河干流上一個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是新中國“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一...
-
濱河大道
臨夏因毗鄰大夏河而得名。沿大夏河堤設的綠化帶寬15~20米不等,休閑道寬5米,栽有長青樹,并配以花壇、草坪、噴泉、石桌、石凳,專供游人休息。在大夏河道內構筑了三道活動式水壩,可以不定期的形成水域景觀。同步埋設給水、雨水 、污水、電信電纜、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