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娘娘臺遺址舊名尹夫人臺。在甘肅武威縣城西北2.5公里,屬“齊家文化”遺址,距今4000年左右。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50米,文化層厚度0.62米至2.3米,內涵豐富,曾發掘出房址9座,窯穴圍繞房屋,有圓形,橢圓形和長方形3種。出土文物以陶器較多,石器,骨角器,銅器,卜骨都有。刀,錐為紅銅,分鑄造,鍛打兩種。石器以打制為多,磨制石器也有增加。隨葬器物各墓多寡懸殊,象征權力和財富的玉爺,玉壁也有發現。說明當時已進入銅石并用階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1957~1975年曾進行4次系統發掘。遺址有住室,窖穴和墓葬。莊室多為半地穴式,呈方形,面積較寬,內部均有白灰面。根據遺存部分推測,住室的建造都是先由地面卜挖成方形土坑.然后在底面和墻壁上涂以白灰面,構成四合璧半豎穴的形式。在住室周圍,有窖穴和爐灶分布。窖穴有圓形、橢圓形和長方形,穴內滿填灰土。在一大型窖穴邊緣,有柱穴15個,均勻沿坑排列,穴內有朽木痕跡,間有礫石片、細石片和陶片混入。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雷臺漢文化博物館
雷臺漢文化博物館位于武威市城區內,是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以豐富的展品、逼真的場景、珍貴的史料,結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多角度、全方位,形象直觀地展現了以雷臺漢墓出土文物為代表的武威漢文化。...
-
石門溝
從天??h城華藏寺西行約13公里,但見兩山對峙,勢始刀削,名為“石門”,因建在兩山狹窄似門形的溝內而得名,石門內側不遠是始建于明崇禎初年的石門寺,藏語稱“雅隆圖爾欽噶丹賢巴瑯”,意為具喜彌勒洲,由西藏達納活佛羅桑丹巴曲吉尼瑪于明崇禎初年創建,...
-
皇娘娘臺遺址
皇娘娘臺遺址舊名尹夫人臺。在甘肅武威縣城西北2.5公里,屬“齊家文化”遺址,距今4000年左右。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50米,文化層厚度0.62米至2.3米,內涵豐富,曾發掘出房址9座,窯穴圍繞房屋,有圓形,橢圓形和長方形3種。出土文...
-
雷臺公園
位于武威市北關中路。該園分:飲食文化區、歷史文化區、民俗文化區、娛樂休息區、花鳥魚肆區、接待服務區六個區域,主要標志為銅奔馬。觀賞游覽點有:絲綢之路群雕、詩思入涼州書畫院、天馬來儀群雕、九天靈泉瀑布假山、觀瀑榭、西涼樂園歌舞廳、把盞聽濤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