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源頭,古籍記載不絕,成書于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就記載說,管涔之山,汾水出焉門漢代史學家班固在他的《漢書·地理志》里也記載說,汾陽北山,汾水所出。著名的地理學家,北魏酈道元在他的《水經注》里,對汾河源頭更有詳細的描述,說管涔山重埠修巖,泉水導源南麓之下,稚水濛流。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峰接勢,與左、右溫溪合,聲流異注。水上雜樹交蔭,云垂煙接。從此水流潭漲,波襄轉泛,成為巨流。所謂管涔山、汾陽北山,都是指位于今寧武縣東寨鎮西北約1公里的汾河發源地。來到汾源,映人眼簾的是周方6.5米的水塘,塘上石壁中,懸一石雕龍頭,一股清泉從龍口噴涌而出,聲如擊磬,響動山谷,,尋聲探望,石壁—卜“汾源靈沼”四個石刻大字隱約可見,雖經風雨剝落,仍顯出它的遒勁揮灑。汾源泉水終年流淌,寒冬不凍,荒旱不枯,其流量為0.4立方米/秒。泉水清澈見底,水底卵石粒粒可辨。因汾源泉流在山谷回響,聲若雷鳴,所以明朝時就在此創建神寺,取名雷鳴寺。明末兵變,毀于兵火。清朝重建雷鳴寺,到文革中因在此修建化肥廠,遂將寺院全部拆毀。拆毀前的雷鳴寺,系殿宇、樓閣、廂房組成的整體建筑群,全部房舍約刪余間。殿宇雕梁畫棟,樓閣朱檐金頂,配之以亭、臺,廊、榭,布局十分精巧。殿內壁畫懸塑,栩栩如生。農歷每年四月初八,是這里的傳統古會,遠近商賈云集,游人接踵,盛況空前。今天,雖然不見雷鳴寺舊跡,但汾源的自然風光,仍然吸引著眾多的游客。不久的將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上安村
上安村有2000年的歷史,原名上岸村,因在大禹治水時期,晉陽湖漲潮至此,故名曰上岸村,后人們為圖吉利,將村名改為上安村,村北神堂坡就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跡。由于交通方便,上安村一度是民間貿易集散地,史稱“小青龍鎮”,是山西人“走西口”的必經之地...
-
中北大學
中北大學位于山西太原,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屬國家二級保密單位。...
-
汾河源
汾河源頭,古籍記載不絕,成書于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就記載說,管涔之山,汾水出焉門漢代史學家班固在他的《漢書·地理志》里也記載說,汾陽北山,汾水所出。著名的地理學家,北魏酈道元在他的《水經注》里,對汾河源頭更有詳細的描述,說管涔山重埠修巖,泉...
-
汾河二庫國家水利風景區
汾河二庫風景區是一座以防洪、泄洪為主并有發電、旅游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 2348 平方公里,總庫容 1.33 億立方米,為了增加野外生態旅游的樂趣,汾河二庫花了十幾萬元購回二十條竹筏,新添了竹筏漂流項目,游客在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