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慈惠石柱位于河北省定興縣石柱村。北魏孝昌元年(525年)至永安元年(528年),杜洛周、葛榮等率眾起義,轉戰于定興一帶,后來戰敗,當地人民將起義軍將士的尸骨合葬一處,并建立了紀念物,初為木質,北齊官府易木為石,并在柱上雕刻《石柱頌》,為朝廷歌功頌德,此即義慈惠石柱,又名北齊石柱,柱上所刻的《石柱頌》在客觀上反映了農民起義的歷史史實,是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石柱通高7米,分柱身和石屋兩個部分,石屋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廡殿頂,刻有屋頂、檐椽、角梁、斗拱、闌額、柱子等建筑構件,前后當心間刻有佛像,是北齊時期屋宇模型的仿造。柱與屋之間有一個石盤相隔,柱身上端是方形,下部為八角形,底部的柱礎是覆蓮狀的。柱身刻有銘文3000余字,記述了杜洛周、葛榮起義的經過。此石柱不僅設計精美,雕刻細膩,造型奇特,而且刻在石柱各面的“標異鄉義慈惠石柱頌”具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此文共3,400余字,記敘了自北魏孝昌元年至永安元年間的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頌文雖是站在封建地主階級立場上所寫的,但它卻反映了當時農民起義波瀾壯闊的偉大情景。此柱造型奇特,雕工粗壯有力,是遺存至今難得的北朝時代的藝術佳作。石柱用石灰石累迭而成,通高6.65米,分基礎、柱身和石座三部分。柱頂還有一座殿堂模樣的石屋。有彩繪于石屋底部。色彩鮮艷。
- 景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