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地址:聯建新村11號樓 聯系電話 62416506 62590273
居民區總支書記:施紅光
聯建居民區位于仙霞路、遵義路、紫云路、延安西路的中心,毗鄰虹橋開發區,是一個50年代建造的老工房區。居民戶數1310戶,人口約5100人,居民樓組55個。居委會有干部10人,黨總支書記施紅光、居委會主任朱玉娥、黨建員翟根建、居委副主任勵秋虹、治安保衛劉堅新、人民調解兼就業援助員章光星、婦女主任陳在蘭、民政、老齡薛麗華、文化教育趙新國、計劃生育黃根娣、衛生主任俞福娟。
聯建居民區是50年代的老城區,存在著老人多、困難群體多,房屋出租多等問題,針對三多問題,聯建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本著以人為本的宗旨,提出了“聯建居民是一家,攜手共建大家園”的工作口號。在聯建知識婦女學習小組的帶領下,不論是老年人、困難群眾、外來人員還是常住居民,都擁有參加知識婦女學習小組的權利。在“學習知識,發掘知識,知識在我身邊,知識在我周圍”的感召下,聯建知識婦女學習小組堅持30年的學習,用知識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增強了“三德”觀念,增強了“五自”意識,積極投入社區建設和管理。在他們的帶領下,聯建各類團隊活動如拳操隊、合唱隊、交誼舞隊、京戲班、讀報組等都有知識婦女小組的同志帶隊,成了一支社區活動的主力軍。
近幾年來,聯建居委在為民辦實事方面,實施了大包圍,小分割等平安工程,讓居民住在聯建安心;鋪設了小區的路面,讓居民告別了坑洼的路面;部分樓組安裝了扶手,為殘疾人下樓提供了方便;增設了小區休閑椅子,為老年人提供了休息場所;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職業技能培訓,使他們早日上崗;開設了10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動室,(內有乒乓臺、電子飛標、棋牌、電視、報刊雜志等)為不同人群的活動提供了場所。
黨總支還鄭重承諾:“凡是居住在聯建居民區的居民,家里有住院病人,我們送水果前往探望,有婚事的,我們送上鮮花道喜,有喪事,我們送上花圈,表示我們的哀悼。由于我們的承諾,把聯建的居民凝聚起來。在居委干部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聯建居委獲得了長寧區文明單位、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社區服務先進集體、知識婦女學習小組榮獲長寧區、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之一”、區“三八”紅旗集體先進、老干部工作示范單位等。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和諧社區,聯建居民區圍繞以關愛凝聚人、以服務凝聚人、以活動凝聚人的“三凝聚”,繼續實現我們的承諾,把聯建居民區建成一個凝聚八方人,四海是一家的大家園。
- 地名介紹
地名推薦
-
浦市鎮
浦市鎮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東南部,由原浦市鎮、原浦陽鄉、原長坪鄉、原李家田鄉一部分合并而成,為瀘溪縣轄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
-
上海市
上海別稱滬、申。位于北緯31°14',東經121°29'。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平均海拔高度為4米左右。全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千米,東西寬約100千米。其中區域面積5299.29平方千米,縣域面積1041.21平方千米。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1041.21平方千米,是我國的第三大島。...
-
三鍬鄉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轄鄉。1950年屬南區,后屬五區、鋪口區,1956年設菜地灣苗族鄉,1958年改三鍬公社,1959年并入九龍公社,1961年復社,1982年改三鍬苗族公社,1984年改三鍬苗族鄉,1987年改今名。位于縣境西部。與貴州省錦...
-
彭浦鎮
彭浦鎮地處閘北區西北部,彭浦鎮地處閘北區西北部,是上海市北郊著名的蔬菜種植區,上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同志曾經為彭浦鎮白遺橋村題詞。改革開放以后,彭浦鎮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九十年代初,成為市郊著名的億元鄉鎮,人均收入連續幾年名列市郊前茅。彭浦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