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ì sù
注音ㄗˋ ㄙㄨˋ
繁體自訴
詞性動詞
⒈ ?自己訴說。
英tell oneself; recount oneself;
⒉ ?自己提起訴訟。
例原告自訴。
英sue in person;
⒊ ?被害人自己的起訴(區別于“公訴”)
英private prosecution;
⒈ ?亦作“自愬”。
⒉ ?自己訴說。
引《后漢書·獨行傳·王忳》:“妾不得白日自訴,每夜陳寃,客輒眠不見應,不勝感恚,故殺之。”
《新五代史·唐莊宗紀上》:“克用 上表自訴,其辭慢侮,天子為之引咎,優詔答之。”
《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 趙普 ﹞密奏:‘臣開國舊臣,為權幸所沮。’因備言 昭憲 顧命及先朝自愬之事。”
《清史稿·廣略貝勒褚英傳》:“褚英 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訴,乃坐咀呪,幽禁。”
⒊ ?法律名詞。法律規定的自訴案件的被害人或監護人,為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直接向法院提起的刑事訴訟。
⒈ ?刑事被害人或有告訴權之人,對于直接侵害個人法益之罪,得自向法院起訴。相對于公訴而言。
1.公訴人、自訴人、辯護人不是最后陳述權的主體。
2.三年后,自訴制度引入強制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制,頓時造成司法實務上,自訴案件冰消瓦解。
3.刑事審判庭依法審理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及自訴刑事案件;辦理其他有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