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逡
〈動〉
(1) (形聲。從辵(
) 。本義:徘徊的樣子)(2) 復,往來 [come and go;loiter about]
逡,復也。——《說文》。徐灝注箋:“復訓往來。往來即逡巡意。”
(3) 退讓[yield]
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群臣逡。——《漢書·公孫宏傳》
(4) 退卻,打仗時軍隊向后撤 [retreat]
逡巢逗穴,命淮、汝戈船,遏其還徑?!端螘?/p>
康熙字典
逡【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倫切,音踆?!墩f文》復也。《玉篇》退也,郤也。《集韻》逡巡,行不進也?!肚皾h·公孫弘傳》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羣臣逡?!对]》言有次第也?!冻o·九章》遷逡次而勿驅兮。
又月運之名。《揚子·方言》日運爲躔,月運爲逡。
又《小爾雅》體慚曰逡。
又與?通,兔名?!稇饑摺窎|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
又《集韻》須閏切,音竣。逡遒,縣名。
又與駿通?!抖Y·大傳》執籩豆,逡奔走?!稌の涑伞纷黩E。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逡【卷二】【辵部】
復也。從辵夋聲。七倫切
說文解字注
(逡)復也。彳部曰。復、往來也。方言。躔逡循也。日運爲躔。月運爲逡。從辵。夋聲。七倫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