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仍
〈動〉
(1) (形聲。從人,乃聲。本義:因襲,依舊)
(2) 同本義 [follow]
仍,因也。——《說文》
彫玉仍幾。——《書·顧命》
仍舊貫。——《論語·先進》
據行事,仍人道。——《漢書·藝文志》
天災仍重,朕甚懼焉。——《漢書·成帝紀》
(3) 又如:仍復(仍然;依舊);仍前(仍按先前;照舊);仍了舊貫(做了過去的事);一仍其舊;仍幾(保留原樣的幾案)
(4) 接續;連續 [continue]
夫吉兇之相仍兮。——《文選·張衡·思玄賦》
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朱淑貞《減字木蘭花》
舊雨仍新雨,今年勝去年。——宋· 楊萬里《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
(5) 又如:仍接(接連不斷);仍歲(連年;多年);仍世(累世;歷代);仍耗(不斷消耗)
(6) 通“扔”。牽引 [pull]
隨飄風之所仍。——《楚辭·九章·悲回風》
詞性變化
◎ 仍
〈副〉
(1) 仍舊,還是 [still;yet]
一狼仍從。——《聊齋志異·狼三則》
(2) 又如:仍然(仍舊。照前不變或恢復原狀)
(3) 一再;頻繁 [frequently;repeatedly]
今大將軍仍復克獲。——《漢書·武帝紀》。注:“頻也。”
(4) 又如:仍疊(頻繁);仍重(頻繁)
(5) 于是;乃 [thus;as a result]
帝叱之,皆散,仍收藥而反。——《南史·宋武帝紀》
(6) 又如:仍就(就,便);仍因(依托;憑借)
◎ 仍
〈名〉
仍孫,自本身往下數第八世孫。也泛指后代子孫 [the eighth generation]。如:仍云(第八代與第九代孫)
康熙字典
仍【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4畫,部外筆畫:2畫
《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因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幾筵》吉事變幾,兇事仍幾。《註》變幾,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又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
又《谷永傳》饑饉仍臻。
又《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
又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
又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
又姓。
又葉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茍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按《說文》仍,如乗切,原屬日母變宮之字。今《字彙》仍芿艿陾等字皆作時征切,是爲禪母之齒音,其誤甚矣。不可不辨。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仍【卷八】【人部】
因也。從人乃聲。如乘切
說文解字注
(仍)因也。釋詁曰。攘仍因也。大雅常武傳曰。仍就也。就與因義一也。周禮故書仍爲乃。從人。乃聲。如乗切。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