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沚
〈名〉
(形聲。從水,止聲。本義:水中的小洲) 同本義 [small island]
小渚曰沚。——《說文》
淹低沚兮京沚。——《楚辭·陶壅》。注:“京沚即高洲也。”
宛在水中沚。——《詩·秦風·蒹葭》
康熙字典
沚【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音止。《爾雅·釋水》小渚曰沚。《詩·召南》于沼于沚。
又《釋名》止息也,可以止息其上。
又《集韻》職吏切,音志。《正韻》諸氏切,音紙。義同。
又《韻補》葉諸池切。《楚辭·九懷》淹低徊兮京沚。與師彝爲韻。《玉篇》或作洔。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沚【卷十一】【水部】
小渚曰沚。從水止聲。《詩》曰:“于沼于沚。”諸市切
說文解字注
(沚)小渚曰沚。召南傳曰。沚、渚也。此渾言之。秦風傳、爾雅釋水曰。小渚曰沚。此析言之也。從水。止聲。諸市切。一部。詩曰。于沼于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