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娠
〈動〉
(1) 懷孕 [be pregnant]
娠,女妊身動也。春秋傳曰:“后緡方娠。”——《說文》
懷胎為娠。——《一切經音義》
昔者大任娠文王。——《國語·晉語》。注:“娠,有身也。”
已而有娠。——《漢書·高帝紀上》
(2) 又如:有娠(懷孕)
(3) 含;孕育 [contain]
水娠黃金山空青,丹砂晨暾朱夜明。——蘇軾《桂酒頌》
詞性變化
◎ 娠
〈名〉
(1) 女奴 [female slave]
娠,宮婢女隸謂之娠。——《說文》
(2) 養馬的人 [horse-breeder]
燕 齊之間養馬者謂之娠。——《方言》
康熙字典
娠【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女妊身動也。《左傳·哀元年》后緡方娠。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義同。通作身。
又《正韻》之人切,音眞。《揚子·方言》燕齊之閒,養馬者及官婢女廝通謂之娠,亦曰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娠【卷十二】【女部】
女妊身動也。從女辰聲。《春秋傳》曰:“后緡方娠。”一曰宮婢女隸謂之娠。失人切
說文解字注
(娠)女妊身動也。凡從辰之字皆有動意。震振是也。妊而身動曰娠。別?也。渾言之則妊娠不別。詩。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傳曰。身、重也。葢妊而後重。重而後動。動而後生。從女。辰聲。失人切。十三部。春秋傳曰。后緍方娠。哀元年左傳曰。后緍方娠。逃出自竇。歸于有仍。生少康焉。方娠者、方身動去產不遠也。其字亦叚震爲之。昭元年左傳邑姜方震大叔是也。若生民載震載肅。傳曰。震、動也。箋云。遂有身。則以妊解之。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方言曰。燕齊之閒養馬者謂之娠。官婢女廝謂之娠。郭注。娠音振。女廝、婦人給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