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攄
攄
〈動〉
(1) 抒發(fā);表達 [express]
攄,張也。——《廣雅》
攄之無窮。——《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李隱:“攄,張舒也。”
攄書明指以示之。——《淮南子·脩務(wù)》。注:“攄,抒也。”
心猶憑而未攄。——張衡《西京賦》
攄懷舊之蓄念。——《后漢書·班彪傳上》
攄之罔極。——《后漢書·和熹鄧皇后紀》
攄懷舊之蓄念,發(fā)思古之幽情。——班固《西都賦》
(2) 又如:攄憤(抒發(fā)積憤);攄懷(抒發(fā)情懷);攄意(抒發(fā)情感);攄吐(抒發(fā)吐露);攄抱(抒發(fā)胸懷);攄情(抒發(fā)情懷);攄散(舒散,抒發(fā),消釋);攄頌(抒發(fā)歌頌之情)
(3) 散布 [diffuse]
故攄道以被民而民弗從者,誠心弗施也。——劉安《淮南子》
(4) 又如:攄光
散發(fā)光輝;攄虹(舒布彩虹)
(5) 舒展 [stretch]
卒不能攄首尾,奮翼鱗。——《文選·班固·答賓戲》
(6) 撕[tear]
我將衫兒攄下一塊來。——元· 楊暹《西游記》
(7) 傳播 [propagate]
將以識往行,攄無窮,使本支百代,不忘先人之不隕其名也。——《唐西臺舍人贈泗洲剌史徐府君碑》
(8) 騰躍 [jump]
仆夫儼其正策兮,八乘攄而超驤。——張衡《思玄賦》
(9) 又如:龍攄(龍騰)
康熙字典
攄【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5畫
《唐韻》丑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抽居切,音樗。舒也。《班固·答賓戲》獨攄意乎宇宙之外。
又布也。《司馬相如·封禪書》攄之無窮。
又散也。《揚雄·河?xùn)|賦》奮六經(jīng)以攄頌。
又猶騰也。《張衡·思賦》八乗攄而超驤。
又《玉篇》擬也。或作捈。通作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