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慫
慫
〈動〉
(1) (形聲。從心,從聲。本義:驚慌)
(2) 同本義 [terrify]
慫,驚也。——《說文》
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慫兢。——《文選·張衡·西京賦》
(3) 又如:慫兢(驚懼)
(4) 慫恿 [instigate]
提學御史房寰恐見糾擿,欲先發,給事中 鐘宇淳復慫惥, 寰再上疏丑詆。——《明史·海瑞傳》
(5) 又如:慫恧(從旁鼓動)
康熙字典
慫【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音悚。《說文》驚也。從心從聲。
又慫慂,勸也。
又《正韻》卽勇切,音縱。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慫)驚也。從心。從聲。讀若悚。悚當作竦。許書有愯無悚。息拱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