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紊
〈形〉
(1) (形聲。從糸(
),文聲。本義:亂)(2) 同本義 [disordered]
紊,亂也。——《說文》
有條而不紊。——《書·盤庚上》
(3) 又如:紊紛(紛亂);紊淆(紊亂);紊棄(雜亂并棄失);紊緒(混亂序分);紊入(參雜進去);紊淆(混亂)
(4) 繁盛 [thriving]
其運風,其化嗚,紊啟坼。——《素問》。張隱庵集注:“紊,繁盛也。”
詞性變化
◎ 紊
〈動〉
擾亂 [harass;create confusion]
恐眾官齊言,有紊太師清聽。——明· 許仲琳《卦神演義》
康熙字典
紊【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文運切,音問。《說文》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又《集韻》無分切,音文。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紊【卷十三】【糸部】
亂也。從糸文聲。《商書》曰:有條而不紊。亡運切
說文解字注
(紊)亂也。從糸。文聲。亡運切。十三部。商書曰。有條而不紊。般庚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