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寤
〈動〉
(1) 同本義 [wake up]
寤,寐覺而有言曰寤。——《說文》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周南·關雎》
(2) 又如:寤言(醒后說話);寤寐(指醒時和睡時);寤宿(醒而臥;躺臥);寤懷(睡不著而懷念);寤辟(醒來以手拍胸);寤嘆(睡不著而嘆息);寤遷(剛剛醒來就遷移);寤覺(睡醒)
(3) 通“悟”。覺悟,認識到 [realize]
靜言思之,寤擗有摽。——《詩·邶風·柏舟》
而心尚未寤也。——《史記·李斯列傳》
身死東城,尚不覺寤。——《漢書·陳勝項籍傳贊》
欲一言而寤。——《淮南子·要略》
哲王又不寤。——《楚辭·離騷》
別為《音圖》,用祛未寤。——郭璞《爾雅序》
(4) 又如:寤然(醒悟貌);寤移(使覺悟而轉變)
(5) 通“晤”。見面 [meet]。如:寤言(相會而對話)
康熙字典
寤【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故切,音誤。《說文》寐覺而有言曰寤。從?省,吾聲。一曰晝見而夜?也。《周禮·秋官》有司寤氏。《註》寤,覺也,主夜覺者。
又《春官·大卜疏》精神寤見,覺而占之。
又《左傳·隱元年》莊公寤生,驚姜氏。《註》遌生也。遌,逆也。杜預曰:寤寐而莊公生。《風俗通》凡兒墮地,能開目視者,謂之寤生。
又與悟通。《爾雅序》別爲音圖,用祛未寤。《註》用此音圖,以祛除未曉寤者也。孔伋曰:吾終日思而未之得,於學則寤焉。
又《說文》一作。《正字通》俗作窹,非。窹,竈名。
又,同窹。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寤【卷七】【?部】
寐覺而有信曰寤。從?省,吾聲。一曰晝見而夜?也。,籒文寤。五故切
說文解字注
(寤)寐覺而有言曰寤。有言、今鍇本作省信。鉉本作有信。皆誤。今依韻會所據鍇本。釋玄應引倉頡篇。覺而有言曰寤。左傳季寤字子言是其證。按周南毛傳曰。窹、覺也。衛風鄭箋同。言其大略而巳。鄭釋周禮寤夢云。覺時道之而夢。亦與倉頡篇同也。古書多叚寤爲悟。從?省。吾聲。五故切。五部。一曰晝見而夜?也。葢亦周禮寤夢之說。陳風傳云。晤、遇也。箋云。晤、對也。寤與晤義相通。
()籒文寤。周禮占夢釋文云。寤本又作
。此用籒文而小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