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羨
羨
〈動〉
(1) (會意。本義:羨慕,因喜愛而希望得到)
(2) 同本義 [admire;envy]
羨,貪欲也。——《說文》
羨,貪慕也。——《廣韻》
慕欲曰羨。——《字林》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詩·大雅·皇矣》
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淮南子·說林訓》
(3) 又如:歆羨(羨慕);艷羨(十分羨慕);稱羨(稱贊羨慕);欣羨(喜愛而羨慕);嘆羨(贊嘆羨慕)
(4) 超過,蓋過 [surpass]
德隆乎三皇,功羨于 五帝。—— 司馬相如《上林賦》
(5) 又如:羨田(在已入藉或規定的土地數目之外另占有的田地,是不納租賦的隱匿田);羨利(盈利)
詞性變化
◎ 羨
〈形〉
(1) 富余,足夠而多余 [surplus]
四方有羨。——《詩·小雅·十月之交》
以羨補不足。——《孟子·滕文公下》
鈞羨不足。——《管子·國蓄》
以其余為羨。——《周禮·小司徒》
喜樂無羨賞,忿怒無羨刑。——《晏子春秋》
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貨,以致富羨。——《史記·平準書》
雖殘文羨語,皆不敢忽。——《元史·許謙傳》
(2) 又如:羨力(多余的力量);羨田(余田,指不納租稅的私墾田地);羨溢(富饒豐足)
(3) 長 [long]
壁羨以起度。——《周禮》
康熙字典
羨【未集中】【羊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佩觿》以脂切。江夏地。與羨異。《前漢·地理志》江夏郡沙羨。《註》晉灼曰:音夷。(羨)《廣韻》《集韻》《正韻》似面切,音?。《說文》貪欲也。從?,從羑省。《詩·大雅》無然歆羨。《註》無是貪羨。
又《廣韻》餘也。《詩·小雅》四方有羨。《傳》羨,餘也。《箋》四方之人,盡有饒餘。《史記·貨殖傳》時有奇羨。《註》奇羨,謂時有餘衍也。
又《周禮·春官·典瑞》壁羨以起度。《註》鄭司農云:羨,長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功羨於五帝。《註》羨,溢也。
又《廣韻》人姓。《史記·秦始皇紀》入海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
又《集韻》《類篇》《韻會》延面切,音衍。《韻會》以淺切,音演。義
同。
又《集韻》夷然切,音延。埏或作羨。墓道也。《史記·衞世家》共伯入,釐侯羨自殺。《註》索隱日,羨音延,墓道。《集韻》俗作?,非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羨【卷八】【?部】
貪欲也。從?,從羑省。羑呼之羑,文王所拘羑里。似面切
說文解字注
(羨)貪欲也。大雅。無然歆羨。毛傳云。無是貪羨。此羨之本義也。假借爲衍字。如大雅。及爾游羨。傳曰。羨、溢也。周禮。以其餘爲羨。鄭司農云。羨、饒也。皆是。亦假借爲延字。典瑞璧羨注云。長也。玉人注云。徑也。皆由延訓長。假此爲延也。墓中道曰羨道。音延。亦取?長之義。若江夏郡沙羨縣、音夷。則係方語。從?、羑省。按羑當作?。似面切。十四部。羑呼之羑文王所拘羑里。此釋從羑會意之恉。而轉寫奪誤不完。當云?者、?之?。文王所拘羑里作羑。共十四字。別羑?二文也。羑里之羑、進善也。見芋部。?、相訹
也。見厶部。有所羨者必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故從?省。然?之古文作羑。則云從羑爲是。十四字葢庾儼輩爲之。
- 羨的詞語 組詞
- 羨的成語